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道德榜样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概述 | 第16-24页 |
·道德榜样的含义与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道德榜样的含义 | 第16页 |
·道德榜样的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 | 第17-18页 |
·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·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的重要性 | 第18页 |
·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的特点 | 第18-21页 |
·时代性 | 第18-20页 |
·先进性 | 第20-21页 |
·长期性 | 第21页 |
·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的作用 | 第21-24页 |
·激励作用 | 第21-22页 |
·表率作用 | 第22-23页 |
·引导作用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4-34页 |
·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31页 |
·对道德榜样的宣传力度不足 | 第24-26页 |
·道德榜样示范教育方式单一 | 第26-27页 |
·道德榜样示范教育中互联网应用不够 | 第27-29页 |
·大学生缺乏对道德榜样的认知 | 第29-31页 |
·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个人原因 | 第31-32页 |
·家庭原因 | 第32页 |
·学校原因 | 第32-33页 |
·社会原因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道德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示范教育途径探究 | 第34-46页 |
·开展道德榜样示范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先进道德榜样的树立,应遵循广泛性和时代性原则 | 第34页 |
·道德榜样先进事迹的宣传,应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| 第34页 |
·对待道德榜样的态度,应遵循扶持与培养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大力完善道德榜样的宣传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选用贴近实际的道德榜样宣传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运用多效合一的道德榜样宣传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不断改进道德榜样示范教育方式 | 第37-41页 |
·增加“平民”道德榜样教育的比重 | 第37-38页 |
·增加课外实践活动教育的比重 | 第38-39页 |
·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巨大优势 | 第39-41页 |
·全力提升大学生的榜样关注度和活动参与度 | 第41-42页 |
·高校须全面提升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关注度 | 第41-42页 |
·大学生须主动了解和参与道德榜样教育活动 | 第42页 |
·努力创建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| 第42-46页 |
·突出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| 第42-43页 |
·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| 第43-44页 |
·重视社会教育的引导作用 | 第44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附录 关于道德榜样的问卷调查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(含录用)的学术论文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