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浪屿道路景观解析与发展思考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.绪论 | 第8-16页 |
·选题背景及依据 | 第8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范围和内容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小结:现有文献研究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.鼓浪屿与鼓浪屿道路 | 第16-22页 |
·开埠前后的鼓浪屿 | 第16-18页 |
·宋、元、明、清代鼓浪屿的开拓和发展 | 第16-17页 |
·公共租界的建立和扩张 | 第17-18页 |
·鼓浪屿的繁荣与发展 | 第18页 |
·鼓浪屿道路设计演进 | 第18-21页 |
·以功能为主的原著民时期 | 第18-19页 |
·由混乱到有序的列强殖民期 | 第19-21页 |
·功能与观赏并重期 | 第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. 鼓浪屿道路景观解析 | 第22-44页 |
·鼓浪屿道路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| 第22-29页 |
·鼓浪屿道路景观静态要素 | 第22-28页 |
·鼓浪屿道路景观动态要素 | 第28-29页 |
·法规政策与管理机制 | 第29页 |
·鼓浪屿居民和游客出行、道路交通与景观特征 | 第29-35页 |
·鼓浪屿人口结构 | 第29-30页 |
·鼓浪屿道路交通及其景观特征 | 第30-35页 |
·鼓浪屿道路网络与线形 | 第35-38页 |
·鼓浪屿道路网络格局 | 第35页 |
·鼓浪屿道路线形的特点 | 第35-38页 |
·鼓浪屿道路的绿化形式 | 第38-40页 |
·普通人行道绿化 | 第38-39页 |
·步行梯道绿化 | 第39页 |
·隧洞出入口绿化 | 第39页 |
·道路护坡绿化 | 第39-40页 |
·鼓浪屿道路设施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道路安全设施 | 第40-41页 |
·道路照明设施 | 第41页 |
·道路小品设施 | 第41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. 鼓浪屿道路景观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考 | 第44-65页 |
·鼓浪屿道路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历史原因造成的路网紊乱 | 第44-46页 |
·对文脉的忽视 | 第46页 |
·因交通方式引发的人口迁移 | 第46-47页 |
·对生态的破坏 | 第47-48页 |
·道路空间人性化缺乏 | 第48页 |
·道路设施亟待完善 | 第48-49页 |
·管理有待加强 | 第49页 |
·鼓浪屿道路景观建设发展原则 | 第49-53页 |
·传统与创新结合原则 | 第49-50页 |
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| 第50-51页 |
·人性化原则 | 第51-52页 |
·诱发性原则 | 第52页 |
·地域性原则 | 第52页 |
·整体性与连续性 | 第52-53页 |
·鼓浪屿道路景观建设发展思路 | 第53-64页 |
·宏观规划思路 | 第53-55页 |
·微观规划思路 | 第55-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