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裁件智能排样混合算法研究与系统开发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优化排样问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| 第11-13页 |
| ·排样对智能优化的要求及技术难点 | 第13-14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4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14-17页 |
| 第2章 智能排样问题分析及系统模块设计 | 第17-29页 |
| ·排样下料问题的分析 | 第17-19页 |
| ·优化排样问题计算复杂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·冲裁件下料排样问题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·单种零件排样问题分析及计算方法 | 第19-23页 |
| ·单种零件排样的数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| ·单种零件排样步距的计算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组合排样件问题分析及矩形替代 | 第23-26页 |
| ·单个零件的包络矩形替代法 | 第23-24页 |
| ·两个零件的包络矩形替代法 | 第24-26页 |
| ·排样系统的模块分析及设计 | 第26-28页 |
| ·智能排样模块的算法问题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智能排样模块的矩阵变换 | 第27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智能排样的算法的研究及模型的建立 | 第29-42页 |
| ·模拟退火算法 | 第29-30页 |
| ·模拟退火算法的提出 | 第29页 |
| ·模拟退火算法原理 | 第29-30页 |
| ·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组成 | 第30页 |
| ·遗传算法 | 第30-34页 |
| ·遗传算法的特点 | 第31-32页 |
| ·遗传算法在排样问题中的应用 | 第32-34页 |
| ·遗传退火算法 | 第34-38页 |
| ·遗传退火算法的理论基础 | 第34-36页 |
| ·遗传退火算法的实现过程 | 第36-38页 |
| ·智能排样的模型和性质 | 第38-41页 |
| ·模型简化和优化目标 | 第38-40页 |
| ·冲裁件排样的数学模型建立 | 第40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4章 智能排样系统的开发 | 第42-60页 |
| ·冲裁件信息的管理 | 第42-44页 |
| ·零件信息的分类与储存 | 第42-43页 |
| ·零件信息的交互与对应 | 第43-44页 |
| ·排样中的前置处理 | 第44-46页 |
| ·零件几何信息的分类提取 | 第44-45页 |
| ·封闭轮廓的提取 | 第45-46页 |
| ·冲裁件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6-50页 |
| ·冲裁件零件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| ·冲裁件材料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7-48页 |
| ·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 | 第48-50页 |
| ·冲裁件排样系统整体框架的开发 | 第50-59页 |
| ·排样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| 第50页 |
| ·排样系统的基本框架 | 第50-51页 |
| ·智能排样系统界面设计 | 第51-58页 |
| ·排样系统的开发环境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5章 智能排样系统的排样应用 | 第60-64页 |
| ·单种零件排样应用 | 第60-63页 |
| ·组合零件排样应用 | 第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结论 | 第64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