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一、我国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法理依据 | 第9-12页 |
(一) 社会防卫理论 | 第9-10页 |
(二) 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| 第10页 |
(三) 国际义务 | 第10-12页 |
二、我国商标权刑事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 | 第12-22页 |
(一) 刑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问题 | 第12-13页 |
(二) 刑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问题 | 第13-16页 |
1、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| 第13-15页 |
2、驰名商标的淡化问题 | 第15-16页 |
(三) 刑法对服务商标的保护问题 | 第16-17页 |
(四) 刑法对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规制问题 | 第17-20页 |
(五) 商标权犯罪的刑罚配制问题 | 第20-22页 |
三、我国商标权刑事司法中几个难点问题的认识 | 第22-33页 |
(一) 侵犯商标权行为的犯罪形态问题 | 第22-26页 |
1、作为数额犯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| 第22-25页 |
2、作为情节犯的两种商标犯罪 | 第25-26页 |
(二) 侵犯商标权犯罪罪数形态问题 | 第26-29页 |
1、假冒注册商标罪同生产、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竞合 | 第26-28页 |
2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同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竞合 | 第28页 |
3、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竞合 | 第28-29页 |
(三) 关于“同一种商品”和“相同的商标”的认定 | 第29-31页 |
1、“同一种商品”的认定 | 第29-30页 |
2、“相同的商标”的认定 | 第30-31页 |
(四) 涉案赃物的价格认定问题 | 第31-33页 |
四、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