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假释适用条件的完善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9-12页 |
·假释的概念与功能 | 第9-10页 |
·假释的概念 | 第9页 |
·假释的功能 | 第9-10页 |
·假释在中国的历史沿革 | 第10-11页 |
·现行法律对假释适用条件的规定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假释适用条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12-21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8页 |
·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5页 |
·法定对象限制过严 | 第12-13页 |
·刑期条件不尽合理 | 第13页 |
·实质要件过于原则 | 第13-14页 |
·执行条件过分前置 | 第14-15页 |
·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8页 |
·假释适用率偏低 | 第15-16页 |
·惟分是举弊端凸现 | 第16-17页 |
·司法腐败层出不穷 | 第17-18页 |
·成因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观念因素:传统重刑主义理念影响假释适用 | 第18-19页 |
·法律因素:假释制度立法规定不科学不合理 | 第19页 |
·实践因素:司法工作人员执法功利色彩浓厚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完善假释适用条件的建议 | 第21-32页 |
·适当扩大假释的法定对象范围 | 第21-22页 |
·限制适用于普通累犯 | 第21页 |
·限制适用于“重刑犯” | 第21-22页 |
·区分不同罪犯适用假释的刑期期限 | 第22-24页 |
·关于累犯适用假释的刑期规定 | 第23页 |
·关于“重刑犯”适用假释的刑期规定 | 第23-24页 |
·关于老残犯适用假释的刑期规定 | 第24页 |
·关于未成年犯适用假释的刑期规定 | 第24页 |
·量化假释实质条件的各项指标 | 第24-27页 |
·制定普遍适用的《刑罚执行法》 | 第24-25页 |
·建立专门假释调查与裁判机构 | 第25-26页 |
·完善“再犯罪”风险评估预测体系 | 第26-27页 |
·加快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进程 | 第27-28页 |
·尽快出台《社区矫正法》 | 第27页 |
·积极推进社区基本功能建设 | 第27-28页 |
·积极探索假释制度执行的改革创新 | 第28-32页 |
·更新行刑观念提高假释适用率 | 第28-29页 |
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改造体系 | 第29-30页 |
·用制度建设消除功利执法顾虑 | 第30页 |
·健全完善开放的假释制度体系 | 第30-32页 |
结语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附录:假释制度有关情况问卷调查表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