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

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

内容提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目录第14-20页
前言第20-23页
 一、 研究前提与意义第20-22页
 二、 研究方法与进路第22页
 三、 论文创新之处第22-23页
第一章 经济法与经济公益诉讼第23-59页
 第一节 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公共利益本位第23-30页
  一、 经济法产生的时代合理性第23-27页
  二、 经济法中的公共利益第27-30页
 第二节 诉讼目的性变迁与公益诉讼的产生第30-39页
  一、 诉讼目的的变迁是公益诉讼产生的基础第30-32页
  二、 公益诉讼中的诉之利益第32-36页
  三、 公益诉讼的分类及我国的立法沿革第36-39页
   (一) 公益诉讼的分类第36-38页
   (二) 我国公益诉讼的历史沿革第38-39页
 第三节 经济公益诉讼与经济法的契合第39-49页
  一、 经济法的可诉性分析第39-42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是经济法可诉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第42-46页
   (一) 经济公益诉讼的优势分析第42-44页
   (二) 以现有诉讼制度特别化程序保护公益的可行性分析第44-45页
   (三) 设置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45-46页
  三、 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目的与价值第46-49页
 第四节 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内涵与外延第49-59页
  一、 科学界定经济公益诉讼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性第49-53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的内涵第53-57页
  三、 经济公益诉讼的外延第57-59页
第二章 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现实障碍第59-91页
 第一节 经济公益受侵犯的现象日益严重第59-66页
  一、 公共利益屡受侵犯原因的一般分析第59-60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受侵害的具体表现第60-66页
   (一) 市场竞争领域中对经济公益的侵害第60-61页
   (二) 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产品质量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第61-62页
   (三) 环境保护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第62-63页
   (四) 国有资产保护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第63-65页
   (五) 特别市场监管及宏观调控方面对经济公益的侵害第65-66页
 第二节 公权力在保护经济公益方面的现实不足第66-72页
  一、 行政执法在保护经济公益方面的局限第67-69页
  二、 司法审判在经济公益保护方面的不足与尴尬第69-72页
 第三节 和谐社会需要公众参与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第72-77页
  一、 和谐社会与司法民主第72-75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中的司法民主第75-77页
 第四节 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观念与制度障碍第77-91页
  一、 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观念障碍第77-83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实施的制度障碍第83-91页
第三章 国外及台湾地区经济公益诉讼之借鉴分析第91-126页
 第一节 古罗马法中的经济公益诉讼第91-94页
 第二节 美国、英国的经济公益诉讼第94-102页
  一、 美国的经济公益诉讼第94-98页
   (一) 集团诉讼第94-97页
   (二) 其他形式的公益诉讼第97-98页
  二、 英国的代表人诉讼、团体诉讼及纳税人诉讼第98-102页
 第三节 德、法等欧盟国家的经济公益诉讼第102-113页
  一、 德国团体诉讼、典型诉讼及官方公益代表人诉讼第102-109页
   (一) 德国团体诉讼第102-106页
   (二) 德国的典型诉讼第106-109页
   (三) 官方公益代表人诉讼第109页
  二、 欧盟其他国家各具特色的经济公益诉讼第109-113页
 第四节 印度的经济公益诉讼第113-116页
  一、 印度公益诉讼的源起第113-114页
  二、 印度公益诉讼的特色第114-116页
 第五节 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公益诉讼第116-119页
  一、 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与纳税人诉讼第116-118页
  二、 台湾地区的经济公益诉讼第118-119页
 第六节 外国及台湾地区经济公益诉讼实施中的主要经验第119-126页
  一、 法院充分认识到公益诉讼在实现社会公正中的重大意义第119-120页
  二、 立足国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公益诉讼第120-122页
  三、 尽量放宽对原告资格的要求第122-123页
  四、 法院进行自身改革以适应能动司法需求第123-124页
  五、 建立以激励为主、约束为辅的经济公益诉讼运行机制第124-126页
第四章 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典型形式第126-155页
 第一节 纳税人诉讼第126-133页
  一、 案例评析第126-128页
  二、 西方国家纳税人诉讼之考察及启示第128-131页
  三、 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之构想第131-133页
 第二节 政府采购公益诉讼第133-138页
  一、 政府采购的历史沿革第133-134页
  二、 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必要性第134-137页
  三、 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公益诉讼的可行性第137-138页
 第三节 消费者权益与产品质量公益诉讼第138-141页
  一、 案例评析第138-139页
  二、 我国开展消费者保护与产品质量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139-141页
 第四节 证券欺诈公益诉讼第141-144页
  一、 案例评析第141-142页
  二、 证券欺诈公益诉讼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142-144页
 第五节 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第144-148页
  一、 案例评析第144-146页
  二、 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146-148页
 第六节 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第148-152页
  一、 案例评析第148-149页
  二、 我国实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49-152页
 第七节 宏观经济调控公益诉讼第152-155页
  一、 案例评析第152页
  二、 我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第152-155页
第五章 经济公益诉讼中的起诉激励机制第155-171页
 第一节 起诉主体的明晰化第155-163页
  一、 经济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第155-157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类型第157-162页
   (一) 社会团体与公益组织第157-158页
   (二) 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第158-160页
   (三) 检察机关第160-161页
   (四) 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职能的企事业单位第161-162页
  三、 经济公益诉讼的起诉序位与前置程序第162-163页
 第二节 立案程序的激励第163-167页
  一、 立案范围与标准的公开化第164-165页
  二、 法院在立案阶段的适度指导第165-167页
 第三节 物质激励措施及资金保障第167-171页
  一、 经济公益诉讼物质激励的特征第167-169页
  二、 法律彩票的发行及功能第169-171页
第六章 经济公益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设想第171-201页
 第一节 经济公益诉讼的初审管辖第171-173页
  一、 确定案件初审管辖的一般原则第171-172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案件的初审管辖第172-173页
 第二节 经济公益诉讼中的审判方式第173-182页
  一、 传统民事审判方式分析第173-176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对审判方式的要求第176-178页
  三、 审判方式的适应性改革第178-182页
 第三节 经济公益诉讼的综合审判模式第182-190页
  一、 我国现行诉讼机制所面临的困境第182-184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采取综合审理模式的必然性第184-187页
  三、 经济公益诉讼综合审理模式的实现方式第187-190页
 第四节 经济公益诉讼中的法官第190-201页
  一、 我国法官制度的现状与弊端第190-193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诉讼对法官的特殊要求第193-195页
  三、 我国法官制度的针对性改革第195-201页
第七章 经济公益诉讼生效裁判的执行第201-220页
 第一节 经济公益案件生效裁判执行转入机制第201-204页
  一、 传统执行转入机制分析第201-203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案件应当实行移送执行制度第203-204页
 第二节 经济公益案件执行难问题的克服第204-210页
  一、 执行难问题的一般分析第204-207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案件克服执行难问题的思路第207-210页
 第三节 经济公益案件的强制执行措施第210-216页
  一、 传统强制执行措施的局限第210-211页
  二、 经济公益案件中强制执行措施的创新第211-216页
   (一) 限制消费制度第211-213页
   (二) 强制实施信用减等和资格减免第213-214页
   (三) 产品强制召回制度第214-215页
   (四) 民事管制制度第215-216页
 第四节 经济公益诉讼案件执行金额分配提留制度第216-220页
  一、 执行金额分配制度第217-218页
  二、 执行款余额提留制度第218-220页
结语第220-221页
致谢第221-223页
参考文献第223-23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32页

论文共23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经济法权利研究
下一篇:司法合议制度研究--以一审公诉案件合议庭的运作为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