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42页 |
·基因治疗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水溶性聚合物载体 | 第13-29页 |
·聚乙烯亚胺(PEI) | 第13-17页 |
·聚赖氨酸(PLL) | 第17-19页 |
·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| 第19-21页 |
·糖类聚合物 | 第21-24页 |
·线型(Linear Poly(amido-amine), PAA) | 第24-25页 |
·聚甲基丙烯酸酯(Polymethacrylate) | 第25-27页 |
·聚酰胺胺(PAMAM) | 第27-29页 |
·两亲性载体 | 第29-37页 |
·脂质体 | 第29-31页 |
·阳离子两亲性聚合物 | 第31-37页 |
·三元复合物载体 | 第37-40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| 第40-42页 |
第二章 聚己内酯-接枝-聚甲基丙烯酸-N,N-二甲氨基乙酯的合成及作为基因载体的性质研究 | 第42-72页 |
·引言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3-51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43-45页 |
·化学试剂的精制 | 第45页 |
·聚己内酯-接枝-聚(甲基丙烯酸-N,N-二甲氨基乙酯) 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 的制备 | 第46页 |
·PCL-g-PDMAEMA 临界聚集浓度的测定 | 第46页 |
·载药PCL-g-PDMAEMA NPs 的制备 | 第46-47页 |
·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载药聚合物纳米粒的药物释放 | 第47-48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/DNA 复合物的制备 | 第48页 |
·聚合物、纳米粒及纳米粒/DNA 复合物的表征 | 第48-49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/DNA 复合物的转染效率 | 第49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/DNA 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| 第49-50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/DNA 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定位 | 第50-5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71页 |
·PCL-g-PDMAEMA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1-57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 形态表征及物化性质研究 | 第57-60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/DNA 复合物 | 第60-64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/DNA 复合物pH 和温度敏感性研究 | 第64-66页 |
·体外转染效率 | 第66-68页 |
·细胞毒性测试 | 第68-69页 |
·细胞对PCL-g-PDMAEMA NPs/DNA 复合物的摄取 | 第69-71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71-72页 |
第三章 两亲性聚合物mPEG-(PCL-g-PDMAEMA)的合成及基因传递效果的研究 | 第72-88页 |
·引言 | 第72-7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3-76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73页 |
·聚合物的合成 | 第73-74页 |
·聚合物的表征 | 第74页 |
·PECD NPs 及其与DNA 复合物的制备 | 第74页 |
·PECD NPs/DNA 复合物的表征 | 第74页 |
·体外转染效率 | 第74-75页 |
·细胞毒性测试 | 第75页 |
·PECD NPs/DNA 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定位 | 第75-7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7页 |
·mPEG-b-(PCL-g-PDMAEMA) (PECD) 的合成及表征 | 第76-78页 |
·PECD NPs 以及PECD NPs/DNA 复合物的表征 | 第78-80页 |
·体外转染 | 第80-84页 |
·细胞毒性 | 第84-85页 |
·PECD NPs/DNA 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定位 | 第85-87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87-88页 |
第四章 PCL-g-PDMAEA NPs/DNA/PGA-g-PEG 三元复合物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 | 第88-111页 |
·引言 | 第88-8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89-95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89页 |
·聚合物的合成 | 第89-90页 |
·聚合物1H NMR 表征 | 第90页 |
·质粒的提取 | 第90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90页 |
·三元复合物的制备 | 第90-91页 |
·三元复合物的表征 | 第91页 |
·体外转染实验 | 第91-92页 |
·三元复合物在细胞内的摄取 | 第92-93页 |
·三元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定位 | 第93页 |
·细胞毒性检测 | 第93-94页 |
·体内转染 | 第94页 |
·组织冰冻切片 | 第94-9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5-109页 |
·PCL-g-PDMAEMA NPs/DNA/PGA-g-PEG 三元复合物的表征 | 第95-97页 |
·体外转染效率 | 第97-102页 |
·细胞毒性 | 第102-104页 |
·细胞对复合物的摄取 | 第104-105页 |
·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分布 | 第105-107页 |
·体内转染 | 第107-109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109-111页 |
第五章 多层自组装金纳米粒作为核酸载体的研究 | 第111-127页 |
·引言 | 第111-11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12-116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112页 |
·PAH-Cit 的合成 | 第112页 |
·11-巯基十一烷酸-金纳米粒(MUA-Au NPs) 的制备 | 第112-113页 |
·PEI/PAH-Cit/PEI/MUA-Au NPs 及其与核酸复合物的制备 | 第113页 |
·金纳米粒的表征 | 第113页 |
·金纳米粒/核酸复合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113-114页 |
·验证电荷翻转过程 | 第114页 |
·金纳米粒/核酸复合物DNA 转染效率 | 第114-115页 |
·金纳米粒/siRNA 复合物抑制HeLa 细胞Lamin A/C 实验 | 第115页 |
·金纳米粒/核酸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| 第115页 |
·金纳米粒/核酸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定位 | 第115-11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6-125页 |
·多层自组装金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| 第116-118页 |
·siRNA 和DNA/PEI/PAH-Cit/PEI/MUA-Au NPs 复合物表征 | 第118-119页 |
·PAGE 法验证PAH-Cit 电荷翻转 | 第119-120页 |
·体外转染 | 第120-124页 |
·细胞毒性 | 第124页 |
·细胞对复合物的摄取 | 第124-125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125-127页 |
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127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56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56-159页 |
致谢 | 第1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