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图表清单 | 第12-14页 |
| 注释表 | 第14-15页 |
| 缩略词 | 第15-1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1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·飞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技术 | 第18-28页 |
| ·系统故障的定义 | 第19页 |
| ·飞控系统故障的分类及其建模 | 第19-25页 |
| ·容错控制 | 第25-28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| 第28-31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| ·主要工作创新点 | 第29-31页 |
| 第二章 基于 NN 观测器的飞行器姿态鲁棒反演容错控制 | 第31-48页 |
| ·引言 | 第31-33页 |
| ·NSV 的再入姿态操纵面故障模型 | 第33-36页 |
| ·NSV 再入姿态模型描述 | 第33-36页 |
| ·NSV 操纵面损伤故障模型 | 第36页 |
| ·主动容错控制设计 | 第36-41页 |
| ·神经网络预备知识 | 第36-37页 |
| ·自适应神经网络观测器设计 | 第37-38页 |
| ·指令滤波鲁棒反演容错控制器的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·仿真验证 | 第41-46页 |
| ·小结 | 第46-48页 |
| 第三章 基于动态控制重新分配的飞行器姿态容错控制 | 第48-61页 |
| ·引言 | 第48-49页 |
| ·问题描述 | 第49-50页 |
| ·操纵面卡死和损伤故障建模 | 第49-50页 |
| ·操纵面的物理约束 | 第50页 |
| ·容错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50-55页 |
| ·设计故障检测和诊断单元 | 第51-53页 |
| ·伪控制律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| ·控制分配 | 第54-55页 |
| ·仿真验证 | 第55-59页 |
| ·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四章 考虑执行器动态的飞行器姿态分散式容错控制 | 第61-75页 |
| ·引言 | 第61-62页 |
| ·故障建模 | 第62-63页 |
| ·容错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63-69页 |
| ·作动器故障检测和识别单元 | 第63-66页 |
| ·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辅助系统设计 | 第66-67页 |
| ·指令滤波反演容错控制器的设计 | 第67-69页 |
| ·仿真验证 | 第69-73页 |
| ·小结 | 第73-75页 |
| 第五章 非仿射非线性飞控系统鲁棒自适应容错控制 | 第75-85页 |
| ·引言 | 第75-76页 |
| ·问题描述 | 第76页 |
| ·容错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76-80页 |
| ·辅助系统设计 | 第76-78页 |
| ·控制器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| 第78-80页 |
| ·仿真验证 | 第80-84页 |
| ·小结 | 第84-85页 |
| 第六章 基于 3-DOF 直升机仿真平台的部分算法验证 | 第85-101页 |
| ·引言 | 第85-86页 |
| ·3-DOF Hover 四旋翼飞行器模型实验系统 | 第86-89页 |
| ·硬件系统基本构成 | 第86-87页 |
| ·软件开发平台 | 第87-89页 |
| ·基于观测器四旋翼飞行器的鲁棒反演容错控制 | 第89-95页 |
| ·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及执行器故障模型 | 第89-93页 |
| ·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| 第93-95页 |
| ·仿真和实验验证 | 第95-100页 |
| ·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1-104页 |
| ·总结 | 第101-102页 |
| ·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4-116页 |
| 致谢 | 第116-117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7-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