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·前言 | 第11页 |
·植物细胞壁木聚糖的形成 | 第11-12页 |
·木聚糖前驱物 | 第12-17页 |
·肌醇 | 第12-16页 |
·木糖和其他前驱物质 | 第16-17页 |
·木素-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结构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木素-半纤维素复合体结构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此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木素与木聚糖之间的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同位素示踪法研究 LCC 的降解 | 第20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20-2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木素与木糖的化学键连接 | 第24-38页 |
·木糖与~(13)C-木糖存在下 DHP 的合成 | 第24-32页 |
·序言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 | 第25-2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2页 |
·水溶性 DHP-木糖复合体的分离与结构分析 | 第32-37页 |
·实验 | 第32-3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木聚糖前驱物的生物合成 | 第38-4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39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8-39页 |
·合成实验 | 第39-43页 |
·葡萄糖-6-磷酸盐的合成 | 第39-41页 |
·肌醇-1-磷酸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·肌醇的合成 | 第42-43页 |
·带同位素标记肌醇的合成 | 第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禾本科植物~(13)C 天然木素-木聚糖复合体的生物合成 | 第44-54页 |
·实验 | 第45-48页 |
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5页 |
·带~(13)C 标记的木聚糖前驱物在水稻茎秆中的投入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稻秆粉末的制备 | 第46页 |
·半纤维素的提取 | 第46-47页 |
·稻秆粉末和半纤维素的~(13)C 同位素丰度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| 第47-48页 |
·固体~(13)C-NMR 谱图的测定 | 第4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3页 |
·~(13)C 同位素丰度测定结果分析 | 第48页 |
·FT-IR 的谱图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稻秆粉末的 CP/MAS~(13)C-NMR 谱图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禾本科植物~(13)C 木素-木聚糖复合体结构研究 | 第54-69页 |
·实验 | 第54-57页 |
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54-55页 |
·木素碳水化合物 LCC 和磨木木素 MWL 的制备 | 第55页 |
·LCC 酶解 | 第55页 |
·红外光谱检测 | 第55-57页 |
·碳 13 丰度检测 | 第57页 |
·液体~(13)C-NMR 检测 | 第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8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~(13)C 同位素丰度检测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LCC 液态~(13)C-NMR 谱图的分析 | 第62-67页 |
·酶解 LCC 液态~(13)C-NMR 谱图的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69-70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70页 |
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