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2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32页 |
| 1 SREBP的结构和功能 | 第13-18页 |
| ·SREBP的结构和亚型 | 第13-14页 |
| ·SREBP的剪切 | 第14-16页 |
| ·SREBP的功能 | 第16-18页 |
| 2 SREBP转录活性的调控 | 第18-27页 |
| ·insulin对SREBP的调控 | 第19-24页 |
| ·AMPK对SREBP-1c的调控 | 第24-27页 |
| 3 SREBP与代谢性疾病的联系 | 第27-31页 |
| ·SREBP与胰岛素抵抗、糖尿病 | 第27-28页 |
| ·SREBP与NAFLD | 第28页 |
| ·SREBP与动脉粥样硬化 | 第28-29页 |
| ·SREBP有望成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靶点 | 第29-31页 |
| 4 论文研究目标与整体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第二章 新型小分子化合物ZJ001的发现及细胞学功能研究 | 第32-42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32-34页 |
| ·化合物及试剂 | 第32页 |
| ·质粒 | 第32页 |
| ·细胞株及培养液 | 第32-33页 |
| ·主要耗材 | 第33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3-34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34-37页 |
| ·细胞培养 | 第34页 |
| ·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 | 第34页 |
| ·HepG2细胞脂肪酸及胆固醇的从头合成 | 第34-35页 |
| ·细胞活率SRB实验 | 第35页 |
| ·HepG2细胞脂肪酸氧化 | 第35-36页 |
| ·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6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3 结果 | 第37-40页 |
| ·ZJ001的发现 | 第37-38页 |
| ·ZJ001抑制HepG2细胞内的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| 第38-40页 |
| 4 讨论 | 第40-42页 |
| 第二章 小分子化合物ZJ001体内的慢性药效学评价 | 第42-53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42-44页 |
| ·化合物及试剂 | 第42页 |
| ·主要耗材 | 第42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42页 |
| ·实验动物 | 第42-44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44-46页 |
| ·血浆代谢产物的测定 | 第44页 |
| ·腹部肌肉与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测定 | 第44页 |
| ·葡萄糖耐受实验 | 第44页 |
| ·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44-45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3 结果 | 第46-51页 |
| ·ZJ001慢性给药对DIO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ZJ001慢性给药对DIO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| 第48页 |
| ·ZJ001对肝脏糖脂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 | 第48-51页 |
| 4 讨论 | 第51-53页 |
| 第四章 ZJ001的降脂作用机制研究 | 第53-69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53-55页 |
| ·化合物及试剂 | 第53页 |
| ·抗体 | 第53-54页 |
| ·细胞株及培养液 | 第54页 |
| ·主要耗材 | 第54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54页 |
| ·实验动物 | 第54-55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55-60页 |
| ·细胞培养 | 第55-56页 |
| ·大鼠肝原代细胞月旨肪黢及胆固醇的从头合成 | 第56-57页 |
| ·大鼠肝脏线粒体分离以及线粒体耗氣速率测定 | 第57页 |
| ·细胞解偶联呼吸速率測定 | 第57-58页 |
| ·油红染色及染料含量检測 | 第58页 |
| ·Western BIotti ng | 第58页 |
| ·实时焚光定量PGR | 第58-59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3 结果 | 第60-67页 |
| ·ZJ001下调原代肝细胞SREBP mRNA水平并抑制脂肪酸和胆固醇从头合成 | 第60-61页 |
| ·ZJ001可能调控AMPK-mTOR信号通路来降低肝细胞内的脂质合成 | 第61-67页 |
| 4 讨论 | 第67-69页 |
| 总结 | 第69-71页 |
| 附录 | 第71-72页 |
| 缩略词表 | 第72-74页 |
| 引物合成表 | 第74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