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一、引言 | 第7-14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7-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二、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4-17页 |
(一) 生活现状 | 第14页 |
(二) 代沟 | 第14-15页 |
(三) 同质性 | 第15页 |
(四) 异质性 | 第15页 |
(五) 社会性别理论 | 第15-17页 |
三、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| 第17-43页 |
(一) 大学生生活现状的概况 | 第17-31页 |
(二) 大学生生活现状的社会性别分析 | 第31-39页 |
(三) 大学生生活现状的异质性分析 | 第39-43页 |
四、大学生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8页 |
(一)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| 第43-45页 |
(二) 大学生校园生活方式的不良倾向 | 第45-46页 |
(三) 大学生中不同特点群体的差异性 | 第46页 |
(四) 大学生缺少对学习生活、职业生涯的科学系统规划 | 第46页 |
(五) 大学生活在社会性别意识缺憾 | 第46-48页 |
五、大学生生活现状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| 第48-51页 |
(一)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,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| 第48-49页 |
(二)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| 第49页 |
(三) 学生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,关注不同学生的切实需求 | 第49页 |
(四) 实践“大学足迹”模式,科学系统规划学生成长 | 第49-50页 |
(五) 开展性别教育课程,实现性别平等发展 | 第50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