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油气成因及运移方向研究

摘要第1页
Abstract第7-8页
详细摘要第8-11页
Detailed Abstract第11-17页
1 引言第17-30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24页
     ·油源问题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原油成熟度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混源油气的判别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油气运移方向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油气系统的划分第22-24页
   ·研究任务及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沙雅隆起海、陆相油气成因特征研究第24页
     ·沙雅隆起海相和陆相成因油气的运移力向研究第24页
     ·沙雅隆起海相和陆相成因油气分布范围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5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5-26页
   ·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样品采集第26页
     ·样品测试第26-27页
   ·主要成果和创新点第27-30页
     ·主要成果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29-30页
2 区域地质概况第30-46页
   ·工区概况及勘探现状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工区范围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研究工区勘探现状第31页
     ·油气勘探新进展第31-32页
   ·地层发育与分布特征第32-41页
     ·前震旦系第34页
     ·元古界第34页
     ·古生界第34-38页
     ·中—新生界第38-41页
   ·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古克拉通形成阶段(太古宙—早元古宙)第41页
     ·克拉通盆地的形成与发展阶段(中、晚元古宙—古生代)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前陆盆地形成与发展阶段(中新生代)第44-46页
3 沙雅隆起周缘烃源条件第46-67页
   ·库车坳陷烃源岩第46-55页
     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第46-48页
     ·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烃源岩成熟度第50-53页
     ·烃源岩的区域分布第53-55页
   ·满加尔坳陷烃源岩第55-60页
     ·地表露头区有机质丰度第55-57页
     ·钻井有机质丰度第57-60页
   ·阿瓦提坳陷烃源岩第60-67页
     ·下寒武统第61-63页
     ·中—上奥陶统第63-67页
4 沙雅隆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第67-109页
   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第67-73页
     ·天然气组分特征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第68-70页
     ·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特征第70页
     ·天然气轻烃组成特征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天然气成因特征第72-73页
   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第73-109页
     ·原油物理性质第73-78页
     ·轻烃特征第78-83页
     ·原油饱和烃特征第83-92页
     ·原油芳烃特征第92-96页
     ·原油及其族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第96-107页
     ·海、陆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第107-109页
5 沙雅隆起混源油气模拟实验与油气源对比第109-135页
   ·海、陆相原油混合模拟实验第109-117页
     ·样品选取第10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案第109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分析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讨论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沙西及沙雅隆起北部海、陆相混源油分析第114-117页
   ·混源天然气模拟实验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·混源天然气碳、氢同位素模型的建立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海、陆相成因天然气混源模拟实验第118-121页
     ·雅克拉气田混源天然气分析第121-123页
   ·海、陆相油气判识第123页
   ·油源对比第123-135页
     ·海相油源对比第124-129页
     ·陆相油源对比第129-135页
6 沙雅隆起海、陆相油气运移方向及分布范围第135-156页
   ·前中生界古隆起和前陆前缘隆起对油气运移的控制第135-136页
   ·断裂和不整合对油气运移的控制第136-140页
   ·油气运移方向第140-153页
     ·海相成因油气运移方向第140-150页
     ·陆相成因油气运移方向第150-153页
   ·海、陆相油气分布范围第153-156页
7 结论和展望第156-158页
参考文献第158-162页
致谢第162-163页
作者简介第163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的情况第163-164页

论文共1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煤矿井下关键设备工作状态参数获取系统研究及仪器研制
下一篇:煤层气产能预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