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1 前言 | 第12-21页 |
·分子标记在月季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·以测序为基础的标记 | 第12-13页 |
·SSR标记 | 第12页 |
·EST技术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SNP标记开发与应用展望 | 第13页 |
·非测序标记 | 第13-14页 |
·AFLP标记 | 第13页 |
·RAPD标记 | 第13页 |
·RFLP标记 | 第13-14页 |
·SSR位点属间转移性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物种属间SSR转移性研究 | 第14页 |
·蔷薇科属间转移性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遗传图谱构建 | 第15-17页 |
·二倍体月季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·不同F1群体遗传图谱构建 | 第17-18页 |
·图谱整合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月季茎干皮刺性状研究与展望 | 第19-20页 |
·本实验研究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2 二倍体月季实验分离群体的构建 | 第21-25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21页 |
·群体材料 | 第21页 |
·工具及试剂 | 第2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去雄及采收花粉 | 第21页 |
·授粉及套袋 | 第21-22页 |
·果实采收 | 第22页 |
·浸种处理及催芽 | 第22页 |
·催芽期间管理 | 第22页 |
·播种 | 第22页 |
·预留枝修剪 | 第22-23页 |
·表型统计 | 第2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3-24页 |
·讨论 | 第24-25页 |
3 高通量SSR标记位点的开发 | 第25-28页 |
·材料 | 第25页 |
·方法 | 第2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8页 |
4 新开发SSR标记种间转移性及多态性研究 | 第28-38页 |
·材料 | 第28页 |
·引物的选取 | 第28-30页 |
·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30-31页 |
·SSR-PCR扩增 | 第31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、制胶及胶处理 | 第31-33页 |
·数据收集及结果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模板基因组DNA的检测 | 第33页 |
·引物扩增结果 | 第33-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38页 |
5 二倍体月季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38-50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38页 |
·材料 | 第38-39页 |
·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39页 |
·引物选取 | 第39-40页 |
·SSR-PCR扩增 | 第40页 |
·制胶 | 第40页 |
·凝胶、上样及电泳 | 第40页 |
·染色 | 第40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9页 |
·引物的初筛结果 | 第40-44页 |
·F1个体DNA检测结果 | 第44-45页 |
·F1代基因型扩增分析 | 第45页 |
·分子连锁图谱连锁群指标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第七连锁群与参考图谱第七连锁群标记线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讨论 | 第49-50页 |
6 全文结论 | 第50-51页 |
·F1分离群体的构建 | 第50页 |
·以草莓基因组序列高通量开发SSR引物 | 第50页 |
·草莓基因组SSR在月季种间的转移性及多态性研究 | 第50页 |
·二倍体月季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50-51页 |
7 全文讨论 | 第51-53页 |
·F1作图群体数量探讨 | 第51页 |
·标记偏分离现象探讨 | 第51页 |
·连锁群与染色体对应关系 | 第51页 |
·连锁图谱质量评价探讨 | 第51-52页 |
·皮刺(有刺与无刺)性状遗传规律初步探讨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REFERENCE | 第53-60页 |
图版及图版说明PLATES AND ITS EXPLANATIONS | 第60-62页 |
附录:溶液的配制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