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新型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1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引言第10页
   ·缓蚀剂的定义与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缓蚀剂的定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缓蚀剂的分类第11页
   ·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·苯并三氮唑作为铜缓蚀剂的早期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·苯并三氮唑的缓蚀机理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苯并三氮唑的衍生物第14-15页
   ·杂环季铵盐缓蚀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2 季铵盐的合成与表征第17-36页
   ·实验仪器和药品第17页
   ·合成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 ·中间体的合成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季铵盐的合成第19-21页
   ·结构表征第21-32页
     ·BMO的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·CB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2-23页
     ·MBMA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·BP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·BQ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5-27页
     ·BM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·BCP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·BMPMA分子结构的表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·BBMMA分子结构的表征第30-32页
   ·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第32-36页
     ·BP、BQ、BM、BCP、BBMMA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第32-34页
     ·BMPMA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第34-36页
3 单晶结构解析第36-54页
   ·单晶衍射数据的采集及结构解析第36-38页
   ·晶体结构描述第38-54页
     ·BP的晶体结构第38-41页
     ·BQ的晶体结构第41-43页
     ·BM的晶体结构第43-46页
     ·BCP的晶体结构第46-48页
     ·BMPMA的晶体结构第48-51页
     ·BBMMA的晶体结构第51-54页
4 季铵盐的性能研究第54-77页
   ·实验仪器和药品第54页
   ·热稳定性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·失重法测试第57-63页
     ·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 ·等温吸附模型第61-63页
   ·电化学测试第63-74页
     ·BP的电化学测试第63-67页
     ·BQ的电化学测试第67-70页
     ·BMPMA的电化学测试第70-72页
     ·BBMMA的电化学测试第72-74页
   ·表面形貌分析第74-77页
5 结论第77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4页
附录A第84-85页
附录B第85-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京市政府在区域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中的作用研究
下一篇:pH刺激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容器制备及其可控释放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