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绪论第9-14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·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基本的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 ·基本的写作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·论文的框架与创新之处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框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3-14页
2 网络语言的理论概述第14-22页
   ·基本概念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语言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网络语言第15页
   ·网络语言的构成类型第15-18页
     ·技术专用语第16页
     ·网络时兴语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聊天私密语第17-18页
   ·网络语言的特征第18-22页
     ·生动风趣的诙谐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方便简洁的灵活性第19页
     ·别具一格的创新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日新月异的即时性第20-22页
3 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力的表现第22-29页
   ·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的正面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增强理性思维的灵活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提高人际交往的亲密度第23页
     ·缓解生活压力的焦虑感第23-24页
   ·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第24-29页
     ·瓦解主流文化意识的语言结构第25页
     ·削弱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能力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养成玩世不恭的社会生活态度第26-29页
4 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力的成因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·网络语言与一般性语言影响力的共性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语言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表达功效第29页
     ·语言的组织推动思维过程的实现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语言的修正促使思维成果的完善第30页
   ·网络语言影响力的特性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大量新词新语赋予现代语言新生的活力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迎合受众心理形成快速广泛的传播渠道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词语符号结构的改变引起意义的流变第32页
   ·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网络语言特殊性的互动式契合第32-35页
     ·求新求异的心理追求得以实现第33页
     ·自主支配话语权的心理渴望得以达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向往快乐人生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第34-35页
5 优化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力的对策第35-42页
   ·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第35-37页
     ·以科学意识形态增强网络语言的正能量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以优秀文化思想引导网络语言的变化趋势第36页
     ·以良好道德行为建设网络语言的绿色环境第36-37页
   ·建立健全网络技术监管制度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必要规范管理清除网络语言垃圾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网络语言发展的新动向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丰富网络文化活动拓展健康网络语言的传播第39页
   ·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素养和法制观念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分辨能力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语言行为的自律能力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第41-42页
6 结束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4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4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导控策略研究
下一篇:网络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