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--以新《刑事诉讼法》为视角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的由来第9-10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的广泛应用第10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构建应注意的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意义第12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采用个案分析研究的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·采用理论分析法第15-16页
第2章 刑事和解的制度概述第16-24页
   ·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的特征第16-19页
   ·刑事和解的理论渊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叙说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·平衡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·恢复性正义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·适用刑事和解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自愿原则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公平原则第22页
     ·合法性原则第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2-24页
第3章 刑事和解的域外发展和优势地位第24-31页
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加拿大的刑事和解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刑事和解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英国的刑事和解第26页
     ·新西兰的刑事和解第26-27页
   ·刑事和解的优势地位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对国家的优势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对被害人的优势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对加害人的优势第29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本身的制度优势第29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4章 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运行的理性分析第31-39页
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·传统文化基础——儒家和的思想第31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形成在我国有刑事政策基础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有着充分的实践基础第32-34页
   ·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构建的现实理念因素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谐社会理念对形事和解制度构建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犯罪分子的赔偿观念对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5章 我国现行刑事和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第39-48页
   ·新《刑事诉讼法》规定的刑事和解制度出现的问题第39-43页
     ·从适用范围上看刑事和解制度的不足第39-42页
     ·从适用条件上看刑事和解制度的不足第42-43页
   ·对我国新《刑事诉讼法》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区分轻罪适用刑事和解的制度化和重罪适用刑事和解的理念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完善相关实体法律,并与刑事诉讼法相结合第44页
     ·在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上作出具体规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合理应用社区矫正机制,保证和解的社会效果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明确公检法各机关的职权,保证刑事和解当事人的主体地位第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结论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52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作者简介第54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完善
下一篇: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