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的发展与国内外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数字水印概述 | 第15-23页 |
·数字水印的系统模型 | 第15-17页 |
·数字水印基本特性 | 第17-18页 |
·数字水印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数字水印的应用场合 | 第19-20页 |
·典型算法 | 第20-21页 |
·空间域算法 | 第20页 |
·变换域算法 | 第20-21页 |
·数字水印系统的评价参数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小波与几何小波在数字水印算法中的应用 | 第23-33页 |
·小波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·小波变换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·离散小波变换 | 第24-25页 |
·多分辨率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多分辨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Mallat 算法 | 第26-28页 |
·小波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 | 第28-30页 |
·超小波 | 第30-33页 |
第4章 一种基于 Contourlet 域块均值关系的盲水印算法 | 第33-50页 |
·拉普拉斯金字塔 | 第33-35页 |
·方向滤波器组 | 第35-36页 |
·Arnold 变换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 Arnold 的图像置乱 | 第36-37页 |
·Arnold 变换的周期性 | 第37页 |
·Contourlet 变换 | 第37-39页 |
·算法的实现 | 第39-42页 |
·水印的嵌入 | 第40-41页 |
·水印的检测 | 第41-42页 |
·算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2-49页 |
·不可见性实验 | 第42-43页 |
·鲁棒性实验 | 第43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一种 DDWT 域编码的可恢复脆弱水印算法 | 第50-68页 |
·多级树集合分裂(SPIHT)编码 | 第50-52页 |
·双树离散小波变换(DDWT) | 第52-57页 |
·双树复小波变换(DW-CWT) | 第52-54页 |
·DDWT 变换 | 第54-57页 |
·DDWT 域的 SPIHT 编码 | 第57-58页 |
·DDWT 域编码的脆弱水印算法 | 第58-67页 |
·恢复水印的生成与嵌入算法 | 第58-59页 |
·认证水印的生成与嵌入算法 | 第59-61页 |
·篡改的定位与恢复 | 第61-63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3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6章 基于光流场运动估计的双树复小波域视频水印算法 | 第68-81页 |
·视频水印 | 第68-70页 |
·视频水印的分类 | 第68-69页 |
·视频水印的要求 | 第69-70页 |
·光流场 | 第70-74页 |
·光流场的定义 | 第70页 |
·运动场与光流场 | 第70-72页 |
·光流约束方程 | 第72页 |
·光流场的计算方法 | 第72-74页 |
·算法的实现 | 第74-76页 |
·关键帧的提取 | 第74-75页 |
·重要系数的提取 | 第75页 |
·水印的嵌入 | 第75-76页 |
·水印的提取 | 第76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76-80页 |
·不可见性实验 | 第77-78页 |
·时间性能分析 | 第78-79页 |
·嵌入码率的变化 | 第79页 |
·鲁棒性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7章 总结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个人简历、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