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评估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前言 | 第11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21页 |
| ·农业多功能性 | 第12页 |
| ·稻作生态系的主要服务功能 | 第12-13页 |
| ·稻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| 第13-15页 |
| ·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评估理论依据 | 第15-17页 |
| ·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评价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评价 | 第19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| 2 稻作农业多功能价值定性评价 | 第23-33页 |
| ·功能指标定性评价方法 | 第23页 |
| ·评价指标选取 | 第23-24页 |
| ·评价指标层次模型建立 | 第24-25页 |
| ·配对比较与权重分析结果 | 第25-33页 |
| ·配对比较结果 | 第25-28页 |
| ·权重分析结果 | 第28-33页 |
| 3 稻作农业多功能性定量评估方法 | 第33-44页 |
| ·主要评估方法评介 | 第33-35页 |
| ·评价方法分析 | 第35-39页 |
| ·评价方法的建立 | 第39-44页 |
| 4 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量化评估 | 第44-71页 |
| ·正面功能价值评估 | 第45-62页 |
| ·粮食生产 | 第45页 |
| ·秸秆资源 | 第45-46页 |
| ·蓄水防洪 | 第46-47页 |
| ·涵养水源 | 第47页 |
| ·净化空气 | 第47-48页 |
| ·消纳废弃物 | 第48-49页 |
| ·水土保持 | 第49页 |
| ·调节气温 | 第49-50页 |
| ·保护生物多样性 | 第50-55页 |
| ·休闲娱乐 | 第55-56页 |
| ·科研教育文化 | 第56-59页 |
| ·就业保障 | 第59页 |
| ·粮食安全 | 第59-62页 |
| ·负面功能价值评估 | 第62-64页 |
| ·水资源消耗 | 第62页 |
| ·温室气体排放 | 第62-63页 |
| ·农用化学品污染 | 第63-64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64-71页 |
| ·不同功能类型的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比较 | 第64-67页 |
| ·不同稻区的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比较 | 第67-68页 |
| ·受访者态度分析 | 第68页 |
| ·与国内案例研究结果比较 | 第68-69页 |
| ·与台湾、韩国、日本和印尼案例研究结果比较 | 第69-71页 |
| 5 讨论、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5页 |
| ·讨论 | 第71-73页 |
| ·结论 | 第73页 |
| ·创新与特色 | 第73页 |
| ·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82页 |
| 附录 | 第82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