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河高速公路K66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14-16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| 第17-24页 |
·区域自然地理 | 第17-20页 |
·区域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| 第17页 |
·区域气象水文 | 第17-18页 |
·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8-20页 |
·K66 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| 第20-23页 |
·滑坡地形地貌 | 第20-21页 |
·滑坡空间形态 | 第21页 |
·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滑坡水文地质 | 第22页 |
·滑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| 第24-36页 |
·滑坡成因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滑面确定原则 | 第25页 |
·滑区及代表性滑面划分 | 第25-29页 |
·滑坡稳定性分析 | 第29-34页 |
·稳定性与剩余下滑力计算公式 | 第29-31页 |
·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| 第31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滑坡治理设计 | 第36-56页 |
·滑坡治理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刷坡和反压工程 | 第36页 |
·排水工程 | 第36-37页 |
·抗滑工程 | 第37页 |
·滑坡治理方案比选 | 第37-41页 |
·方案一:部分卸载+锚索框梁加固 | 第37-39页 |
·方案二:锚索抗滑桩+锚索框梁加固 | 第39-41页 |
·确定方案 | 第41页 |
·滑坡治理的设计原则与思路 | 第41页 |
·抗滑设计 | 第41-48页 |
·预应力锚索计算 | 第41-43页 |
·锚索抗滑桩计算 | 第43-48页 |
·K66 滑坡抗滑设计 | 第48页 |
·理正软件验算 | 第48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滑坡治理施工措施及要求 | 第56-69页 |
·治理措施 | 第56-61页 |
·锚索抗滑桩 | 第56页 |
·锚索地梁、框梁 | 第56-57页 |
·斜孔排水 | 第57页 |
·其它措施 | 第57-58页 |
·施工顺序 | 第58-61页 |
·施工要求 | 第61-68页 |
·锚索抗滑桩 | 第61-64页 |
·锚索框梁、地梁 | 第64-65页 |
·预应力锚索 | 第65页 |
·坡面排水斜孔 | 第65页 |
·浆砌片(块)石护坡 | 第65-66页 |
·抗滑桩试桩施工 | 第66页 |
·锚索拉拔试验 | 第66-67页 |
·施工安全 | 第67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滑坡监测 | 第69-82页 |
·监测目的与内容 | 第69-70页 |
·监测断面设计 | 第70-71页 |
·动态监控基准 | 第71-73页 |
·监测控制基准 | 第71-72页 |
·位移管理等级 | 第72-73页 |
·监测点埋设及量测方法 | 第73-74页 |
·测斜孔埋设 | 第73页 |
·变形点埋设 | 第73页 |
·锚索测力计埋设 | 第73-74页 |
·桩身测斜孔埋设 | 第74页 |
·钢筋应力计埋设 | 第74页 |
·监测技术要求 | 第74-76页 |
·设备制作与安装要求 | 第74-75页 |
·现场测试及精度要求 | 第75-76页 |
·监测数据分析 | 第76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结论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附件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