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2-29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22-25页 |
·投资强度 | 第22-23页 |
·股权激励强度 | 第23-24页 |
·股权激励方式 | 第24-25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5-28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6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企业投资理论 | 第27页 |
·激励约束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投资强度的现状分析 | 第29-41页 |
·股权激励的现状 | 第29-36页 |
·实施数量层面 | 第29-30页 |
·行业类别层面 | 第30-31页 |
·实施主体层面 | 第31-32页 |
·控股股东性质层面 | 第32-33页 |
·股权激励强度层面 | 第33-34页 |
·股权激励方式层面 | 第34-35页 |
·股票来源层面 | 第35-36页 |
·投资强度的现状 | 第36-40页 |
·实施股权激励引致的投资变化 | 第36-39页 |
·企业投资增加的原因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投资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41-50页 |
·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41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41-44页 |
·股权激励强度与投资强度 | 第41-42页 |
·股权激励方式与投资强度 | 第42-44页 |
·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| 第44-46页 |
·变量定义 | 第44-45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45-46页 |
·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46-47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回归结果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促进理性投资的政策建议 | 第50-53页 |
·选择对企业战略发展最具价值的人员作为激励对象 | 第50页 |
·合理确定股权激励强度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 | 第51页 |
·建立科学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