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粒体计量系统的自动称量装置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致谢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19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4页 |
·自动称量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计量装置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计量系统的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本课题所做研究的内容及主要工作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页 |
·课题所做的主要工作 | 第17-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系统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 | 第19-31页 |
·误差来源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物料输送过程中的误差 | 第19页 |
·信号采集过程中的误差 | 第19-20页 |
·空中余料的估计 | 第20-22页 |
·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0-21页 |
·空中余料质量的估算 | 第21页 |
·冲击力计算 | 第21-22页 |
·控制量的确定 | 第22页 |
·动态称量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传统的PID控制算法 | 第23-24页 |
·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开环和闭环迭代学习控制 | 第25-26页 |
·粉粒体称量过程中的迭代学习控制 | 第26-30页 |
·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| 第27-28页 |
·系统仿真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机械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及各分部设计 | 第31-41页 |
·总体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料斗设计 | 第32-34页 |
·料斗体的设计 | 第32-33页 |
·料斗振动形式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·输料器设计 | 第34-39页 |
·几种输料器选择 | 第34-36页 |
·螺旋输料体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动力计算 | 第38-39页 |
·辅助装置的设计 | 第39页 |
·密封装置 | 第39页 |
·缓冲锥的设计 | 第39页 |
·系统的总体机构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自动称量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 | 第41-51页 |
·系统电路的整体构架 | 第41-42页 |
·自动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 | 第42页 |
·自动加料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 | 第42-49页 |
·称重传感器 | 第43-44页 |
·称重显示器 | 第44-45页 |
·变频器的选择 | 第45-47页 |
·振动电机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电磁阀的选择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51-66页 |
·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三级计算机控制方案介绍 | 第51-52页 |
·系统总体分析 | 第52页 |
·可编程控制器 | 第52-54页 |
·PLC的工作原理 | 第52-53页 |
·PLC的特点 | 第53-54页 |
·PLC的发展趋势 | 第54页 |
·自动称量控制系统中PLC的选型 | 第54-56页 |
·处理器相关模块选择 | 第54-55页 |
·上位机硬件配置 | 第55页 |
·PLC硬件系统配置 | 第55-56页 |
·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56-64页 |
·STEP 7软件介绍 | 第56-57页 |
·PLC总体设计 | 第57-60页 |
·计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60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计量系统的监控系统设计 | 第66-71页 |
·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| 第66页 |
·监控组态软件的选用 | 第66-67页 |
·常用的组态软件简介 | 第67页 |
·SIMATIC WinCC的使用 | 第67页 |
·计量控制系统的监控 | 第67-69页 |
·登录界面介绍 | 第68页 |
·现场操作显示界面 | 第68-69页 |
·物料管理界面 | 第69页 |
·故障显示界面 | 第69页 |
·报表处理界面 | 第69页 |
·上位机与PLC之间的通信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·课题总结 | 第71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附录一 | 第75-76页 |
附录二 | 第76-79页 |
附录三 | 第7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