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--以随州110kV前进输变电工程为例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·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定义 | 第11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内外水土流失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| ·水土流失的原因 | 第15-16页 |
| ·自然因素 | 第15页 |
| ·人为因素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| 2 湖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概况 | 第19-29页 |
| ·项目建设概况 | 第19-25页 |
| ·点式工程概况 | 第19-20页 |
| ·线状工程概况 | 第20-22页 |
| ·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| 第22-25页 |
| ·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5-29页 |
| ·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 | 第25-27页 |
| ·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7页 |
| ·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| 第27-29页 |
| 3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| 第29-45页 |
| ·监测原则及进度 | 第29-33页 |
| ·监测原则 | 第29页 |
| ·点式工程施工进度 | 第29-30页 |
| ·线状工程施工进度 | 第30-33页 |
| ·水土流失预测 | 第33-39页 |
| ·预测单元 | 第33页 |
| ·预测时段及预测面积 | 第33-34页 |
| ·预测内容 | 第34-35页 |
| ·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 | 第35-37页 |
| ·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| 第37-39页 |
| ·监测范围、内容 | 第39-40页 |
| ·监测范围 | 第39页 |
| ·监测内容 | 第39-40页 |
| ·项目区水土保持监测及监测指标 | 第40-43页 |
| ·点式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| 第40页 |
| ·线状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| 第40页 |
| ·监测指标及目标 | 第40-42页 |
| ·监测点位布设 | 第42-43页 |
| ·监测时段及频次 | 第43页 |
| ·土壤流失量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4 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| 第45-50页 |
| ·点式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结果及其评价 | 第45-47页 |
| ·工程措施 | 第45页 |
| ·临时防护措施 | 第45-46页 |
| ·点式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| 第46-47页 |
| ·线形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结果及其评价 | 第47-48页 |
| ·工程措施 | 第47页 |
| ·植物措施 | 第47页 |
| ·临时防护工程 | 第47页 |
| ·线形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| 第47-48页 |
| 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| 第48-50页 |
| 5 结论 | 第50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附录 | 第55-6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