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6页 |
| ·冲刷坑经验公式以及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 | 第10-13页 |
| ·冲刷坑数值模拟的研究以及动态网格的发展 | 第13-16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紊流基础理论及 ANSYS FLUENT 软件简介 | 第17-26页 |
| ·紊流研究简介 | 第17页 |
| ·紊流数值模拟方法 | 第17-20页 |
| ·直接数值模拟(DNS) | 第18页 |
| ·大涡模拟(LES) | 第18页 |
| ·Reynolds 平均法(RANS) | 第18-20页 |
| ·方程离散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VOF 液面追踪方法 | 第23页 |
| ·ANSYS FLUENT 软件简介 | 第23-24页 |
| ·流体软件 ANSYS FLUENT 的计算流程 | 第24页 |
| ·ANSYS FLUENT 的求解方法 | 第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| 第26-33页 |
| ·模型试验简介 | 第26-29页 |
| ·横丹水电站工程概述(张根广 2006) | 第26页 |
| ·试验的要求、任务和内容 | 第26-28页 |
| ·试验基本资料 | 第28页 |
| ·模型设计 | 第28-29页 |
| ·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| 第29-30页 |
| ·网格划分 | 第29页 |
| ·边界条件的设定 | 第29-30页 |
| ·数学模型验证 | 第30-32页 |
| ·泄流能力 | 第30页 |
| ·流态比较 | 第30页 |
| ·水面线比较 | 第30-31页 |
| ·流速比较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四章 两种动网格法计算二维冲刷坑 | 第33-54页 |
| ·冲坑底边界的控制方法 | 第33页 |
| ·冲刷坑内泥沙起动公式的选择 | 第33-37页 |
| ·泥沙起动的标准 | 第33页 |
| ·泥沙的起动条件 | 第33-35页 |
| ·斜坡上泥沙的起动 | 第35-37页 |
| ·如何提取壁面上的剪切应力 | 第37页 |
| ·结合 Fluent 自带的动网格法 | 第37-47页 |
| ·动网格简介 | 第37-38页 |
| ·冲刷坑底边界动态网格更新方法 | 第38-40页 |
| ·冲刷坑内部动态网格更新方法 | 第40-42页 |
| ·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| 第42页 |
| ·设定动网格参数 | 第42-43页 |
| ·求解的流程 | 第43页 |
| ·冲刷坑二维数学模型验证 | 第43-47页 |
| ·σ自适应动网格法 | 第47-51页 |
| ·σ自适应动网格的更新方法 | 第49-50页 |
| ·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| 第50-51页 |
| ·数值计算步骤 | 第51页 |
| ·冲刷坑数模与物模的验证 | 第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54页 |
| ·展望及建议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