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棉论文

陆地棉花芽分化诱导阶段茎尖的表达谱分析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英文缩略表第10-11页
1 前言第11-24页
   ·植物花芽分化诱导阶段的调控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11-16页
     ·光周期反应途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春化反应途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自主反应途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赤霉素反应途径第15页
     ·其它因素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各条途径间的相互作用第16页
   ·转录组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6-23页
     ·基于核酸杂交的表达谱分析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基于第一代测序技术的表达谱分析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表达谱分析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-24页
2 材料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4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  ·中棉所36和TM-1花芽分化时期的观察第24页
     ·所取样品RNA的提取第24-26页
     ·RNA的检测第26页
     ·反转录第26页
     ·荧光定量PCR第26-27页
     ·Tag的制备及测序第27页
     ·测序数据的分析第27-31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31-51页
   ·解剖学观察第31-33页
   ·RNA质量检测第33页
   ·测序质量评估第33-35页
     ·Tag的整体质量评估第33-34页
     ·Clean Tag拷贝数分布统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测序饱和度分析第35页
   ·基因表达注释第35-40页
     ·参考基因序列数据库的基本情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·Clean Tag比对具体情况的统计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·酶切效率评价第39-40页
   ·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40页
   ·数据的深入分析第40-48页
     ·持家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花芽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花芽分化诱导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时期的确定第43页
     ·中棉所36与TM-1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第43-47页
     ·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·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准确性第48-51页
4 讨论第51-59页
   ·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花芽分化解剖学观察的比较第51页
   ·参考基因序列数据库的选择第51-54页
   ·比对标准的确定第54-56页
   ·中棉所36花芽分化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第56页
   ·陆地棉花芽分化诱导途径的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·陆地棉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中的问题第57-58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6页
附表第66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陆地棉×达尔文氏棉后代种质系产量、纤维品质和抗黄萎病特性研究
下一篇:甘蓝型油菜抗(耐)菌核病恢复系7-5、7-6的选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