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创新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目录 | 第9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20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| 第2章 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| 第20-28页 |
| ·养老保险的涵义 | 第20-21页 |
| ·农村养老保险的涵义 | 第21页 |
| ·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功能 | 第21-24页 |
| ·保障农民生存权利 | 第21-22页 |
| ·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| 第22-23页 |
| ·维护农村安全稳定 | 第23-24页 |
| ·实现社会民主公平 | 第24页 |
| ·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 | 第24-28页 |
| ·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| 第24-26页 |
| ·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| 第26页 |
| ·安东.门格尔的生存权理论 | 第26-28页 |
| 第3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| 第28-40页 |
| ·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28-33页 |
| ·萌芽阶段 (1949 年-1986 年) | 第28-29页 |
| ·试点阶段(1986-1998) | 第29-31页 |
| ·停滞阶段(1998-2009) | 第31-32页 |
| ·发展阶段(2009-至今) | 第32-33页 |
| ·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现状 | 第33-40页 |
| ·缺乏法律保障 | 第34-35页 |
| ·脱离经济基础 | 第35-36页 |
| ·政府责任不明 | 第36页 |
| ·管理机制不全 | 第36-40页 |
| 第4章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现状及启示 | 第40-54页 |
| ·国外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现状 | 第40-49页 |
| ·德国 | 第40-43页 |
| ·瑞典 | 第43-45页 |
| ·日本 | 第45-47页 |
| ·法国 | 第47-49页 |
| ·国外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启示 | 第49-54页 |
| ·有较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50-51页 |
| ·基本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履盖 | 第51页 |
| ·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| 第51-52页 |
| ·努力开拓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 | 第52-54页 |
| 第5章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| 第54-66页 |
| ·明确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| 第54-59页 |
| ·保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原则 | 第54-55页 |
| ·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 | 第55-56页 |
| ·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| 第56-57页 |
| ·国家与个人相结合原则 | 第57-58页 |
| ·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 | 第58-59页 |
| ·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| 第59页 |
| ·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体系 | 第59-61页 |
| ·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立法步伐 | 第60页 |
| ·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体系 | 第60-61页 |
| ·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 | 第61-66页 |
| ·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| 第61页 |
| ·明确职责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| 第61-62页 |
| ·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| 第62-66页 |
| 结论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72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