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保健组织与事业(卫生事业管理)论文--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--医疗服务制度论文

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--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

内容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8页
 第一节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9-11页
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1页
 第二节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-15页
  一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二、新农合的发展趋势第15页
 第三节 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一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6页
 第四节 可能创新点第16-18页
第二章 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-22页
 第一节 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第18页
 第二节 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新农合中的运用第18-22页
  一、四项基本原则第18-19页
  二、四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第19-20页
  三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新农合中的运用第20-22页
第三章 凤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第22-32页
 第一节 凤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第22-25页
  一、凤阳县新农合制度运行第22-24页
  二、凤阳县新农合就医程序第24-25页
 第二节 凤阳县新农合补偿情况分析第25-29页
 第三节 凤阳县新农合组织监督管理情况分析第29-32页
  一、管理机构与职责第29-30页
  二、基金监管第30页
  三、医疗机构监管第30页
  四、违规责任追究第30-32页
第四章 凤阳县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第32-41页
 第一节 凤阳县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第32-35页
  一、参合率不断提高,“逆向选择”弱化第32页
  二、筹资模式基本确立,筹资标准不断提高第32-33页
  三、补偿机制基本确立,补偿比例逐渐加大第33页
  四、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改变第33-34页
  五、基金管理机制不断完善,信息化建设加强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凤阳县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分析第35-40页
  一、经济不发达,制约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第35-36页
  二、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,县外就诊、转诊较多第36-38页
  三、筹资渠道单一,不利于资金的持续供给第38页
  四、制度的保障性与公平性相矛盾第38-40页
 第三节 凤阳县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判断第40-41页
  一、凤阳县新农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40页
  二、凤阳县新农合可持续发展还需不断完善第40-41页
第五章 完善新农合可持续发展对策第41-51页
 第一节 系统性原则促进新农合系统性多层次发展第41-43页
  一、促进新农合的系统性发展第41-42页
  二、促进新农合的多层次发展第42-43页
 第二节 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建立新农合资金的可持续筹集机制第43-46页
  一、拓宽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第44-45页
  二、设定科学合理的筹资水平第45页
  三、构建灵活的筹资方式第45-46页
 第三节 遵循公平性原则建立新农合制度发展的公平性机制第46-48页
  一、建立医疗卫生利用的公平性机制第47页
  二、建立资金筹集公平性机制第47-48页
  三、建立费用补偿的公平性机制第48页
 第四节 遵循共同性原则完善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其它对策第48-51页
  一、加快立法进程第49页
  二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49-50页
  三、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第50-51页
总结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已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第57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过程中的博弈研究--基于闽东地区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京剧服饰语境化与民间艺术典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