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前言 | 第8-24页 |
| ·凡纳滨对虾简介 | 第8-11页 |
| ·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 | 第8-9页 |
| ·生活习性 | 第9页 |
| ·繁殖 | 第9-10页 |
| ·疾病 | 第10页 |
| ·营养价值 | 第10页 |
| ·养殖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对虾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| 第11-22页 |
| ·遗传标记的定义与分类 | 第11页 |
| ·形态多样性 | 第11-12页 |
| ·分子遗传多样性 | 第12-22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2-24页 |
| 2 凡纳滨对虾6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| 第24-31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| ·形态学指标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5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25-29页 |
| ·聚类结果 | 第25-26页 |
| ·主成分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判别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差异系数(CD)检验 | 第28-29页 |
| ·讨论 | 第29-31页 |
| ·6群体形态差异比较分析 | 第29页 |
| ·三种多元分析方法在凡纳滨对虾形态判别上的应用 | 第29-31页 |
| 3 凡纳滨对虾5群体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| 第31-48页 |
| ·前言 | 第31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31-40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1页 |
| ·药品与仪器 | 第31-40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40-44页 |
| ·凡纳滨对虾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40页 |
| ·凡纳滨对虾PCR扩增结果 | 第40-41页 |
| ·PCR、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| 第44页 |
| ·讨论 | 第44-48页 |
| 4 结论 | 第48-49页 |
| ·形态学分析 | 第48页 |
| ·分子标记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5 展望 | 第49-50页 |
| 6 参考文献 | 第50-58页 |
|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8-59页 |
| 8 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