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8页 |
| ·牛支原体(Mycoplasma bovis)概述 | 第12-15页 |
| ·牛支原体(Mycoplasma bovis)简介 | 第12-13页 |
| ·牛支原体相关疾病 | 第13-14页 |
| ·牛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| 第14-15页 |
| ·牛支原体粘附因子的研究 | 第15页 |
| ·牛支原体表面脂蛋白及Vsp家族蛋白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vpmaX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| 第18-26页 |
| ·材料 | 第18-20页 |
| ·菌株、载体 | 第18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| 第18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8页 |
| ·主要溶液及配置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序列分析及比对 | 第20页 |
| ·M.bovis培养及基因组提取 | 第20页 |
| ·M.bovis Hubei-1 vpmaX克隆 | 第20页 |
| ·pET28a-vpmaX重组质粒构建及鉴定 | 第20页 |
| ·重组质粒pET28a-vpmaX的诱导及表达 | 第20-21页 |
| ·rvpmaX的纯化 | 第21页 |
| ·结果 | 第21-24页 |
| ·vpmaX及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1-23页 |
| ·pET28a-vpmaX重组质粒构建及鉴定 | 第23页 |
| ·rvmaX的表达与纯化 | 第23-24页 |
| ·小结 | 第24页 |
| ·讨论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vpmaX的膜定位实验 | 第26-30页 |
| ·材料 | 第26-27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| ·菌株和血清 | 第26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6页 |
| ·相关溶液及配制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方法 | 第27页 |
| ·兔抗rvpmaX抗体的制备 | 第27页 |
| ·兔抗vpmaX血清效价的测定 | 第27页 |
| ·vpmaX在M.bovis上的定位实验 | 第27页 |
| ·结果 | 第27-29页 |
| ·兔抗rvpmaX抗体效价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| ·vpmaX在M.bovis上的定位实验 | 第28-29页 |
| ·小结 | 第29页 |
| ·讨论 | 第29-30页 |
| 第四章 vpmaX粘附特性的鉴定 | 第30-35页 |
| ·材料 | 第30页 |
| ·菌株与细胞 | 第30页 |
| ·试剂 | 第30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| ·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rvpmaX粘附EBL细胞 | 第30-31页 |
| ·夹心ELISA实验 | 第31页 |
| ·结果 | 第31-33页 |
| ·rvpmaX粘附EBL细胞 | 第31页 |
| ·夹心ELISA实验结果 | 第31-33页 |
| ·小结 | 第33页 |
| ·讨论 | 第33-35页 |
| 第五章 vpmaX抗原变异的研究 | 第35-38页 |
| ·材料 | 第35页 |
| ·菌株 | 第35页 |
| ·试剂 | 第35页 |
| ·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35页 |
| ·方法 | 第35-36页 |
| ·M.bovis Hubei-1抗体压力下的培养 | 第35页 |
| ·M.bovis Hubei-1抗体压力下vpmaX表达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| ·结果 | 第36页 |
| 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·讨论 | 第37-38页 |
| 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