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EMT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动力系统设计与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发展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混合动力汽车总成国外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混合动力汽车总成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和步骤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步骤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分析及方案选择 | 第17-29页 |
·从结构进行混合动力系统的划分 | 第17-24页 |
·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| 第17-20页 |
·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| 第17-19页 |
·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特性 | 第19-20页 |
·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| 第20-23页 |
·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| 第20-22页 |
·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特性 | 第22-23页 |
·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| 第23-24页 |
·从混合度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的划分 | 第24-26页 |
·微混合动力系统 | 第24-25页 |
·弱混合动力系统 | 第25页 |
·中混合动力系统 | 第25页 |
·强混合动力系统 | 第25-26页 |
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| 第26-27页 |
·基于EMT的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动力系统的部件选型及参数计算 | 第29-47页 |
·原车参数及设计要求的性能参数 | 第29-31页 |
·发动机类型及参数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发动机选型 | 第31页 |
·发动机参数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电机选型及参数选择 | 第32-38页 |
·电机选型 | 第33-34页 |
·电机参数选择 | 第34-38页 |
·动力电池的选择 | 第38-42页 |
·铅酸电池 | 第39页 |
·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| 第39页 |
·锂电池 | 第39-42页 |
·传动系设计 | 第42-44页 |
·EMT变速器 | 第44-47页 |
第4章 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控制策略研究 | 第47-59页 |
·动态自适应控制策略 | 第48-50页 |
·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| 第50-51页 |
·电机辅助控制策略 | 第51-53页 |
·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流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控制策略的确定 | 第56-59页 |
第5章 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建模与仿真 | 第59-80页 |
·车辆仿真概述 | 第59-61页 |
·车辆系统建模 | 第61-70页 |
·发动机建模 | 第61-62页 |
·电机建模 | 第62-63页 |
·蓄电池建模 | 第63-66页 |
·变速箱建模 | 第66-67页 |
·车身建模 | 第67-69页 |
·动力总成控制建模 | 第69-70页 |
·整车控制策略建模 | 第70页 |
·整车模型及仿真设置 | 第70-74页 |
·仿真结果输出 | 第74-80页 |
·动力性 | 第74-75页 |
·燃油消耗量 | 第75页 |
·部件工作点分布和效率分析 | 第75-80页 |
第6章 车辆实际道路性能测试 | 第80-85页 |
·空载滑行距离测试 | 第80-81页 |
·加速时间 | 第81-82页 |
·性能测试结果 | 第82-85页 |
第7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85-87页 |
·本文总结 | 第85-8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