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农民旅游行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有助于丰富相关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有助于相关部门及企业开发出更适合农民的旅游产品 | 第13页 |
·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农民旅游的有效管理及引导 | 第13页 |
·有助于维护农民旅游者的相关权益 | 第13页 |
·有助于平衡城市居民旅游研究一边倒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2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21页 |
·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23页 |
·问卷调查法 | 第23页 |
·访谈法 | 第23页 |
·数理统计法 | 第23-24页 |
·归纳总结法 | 第24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4-25页 |
2 农民旅游行为理论基础分析 | 第25-35页 |
·旅游行为相关理论 | 第25-28页 |
·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 | 第26页 |
·幸福经济学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距离衰减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农民旅游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宏观影响因素 | 第28-31页 |
·微观影响因素 | 第31-35页 |
3 实地调研与样本量人口特征概况 | 第35-41页 |
·研究对象与案例地简介 | 第35-3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35页 |
·案例地简介 | 第35-37页 |
·问卷设计与调研过程 | 第37页 |
·问卷设计及内容 | 第37页 |
·调研过程 | 第37页 |
·重庆农民旅游者的基本人口特征 | 第37-41页 |
·被访者性别比例 | 第37-38页 |
·被访者年龄结构 | 第38页 |
·被访者文化程度构成 | 第38-39页 |
·被访者家庭人数及结构 | 第39页 |
·被访者其他收入来源 | 第39-40页 |
·被访者个人月均收入及其家庭月均收入 | 第40-41页 |
4 农民旅游行为实证分析 | 第41-55页 |
·重庆农民旅游认知现状 | 第41-43页 |
·旅游了解程度 | 第41页 |
·出游意愿 | 第41页 |
·旅游消费能力 | 第41-42页 |
·出游的限制因素 | 第42页 |
·对提倡农民出游的态度 | 第42-43页 |
·重庆农民旅游需求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旅游地类型期望 | 第43-44页 |
·旅游地区位倾向 | 第44页 |
·旅游咨询需求 | 第44页 |
·旅游纪念品购买需求 | 第44-45页 |
·重庆农民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| 第45-55页 |
·旅游信息渠道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旅游偏好分析 | 第46页 |
·旅游动机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出游方式与交通选择 | 第47-50页 |
·旅游住宿选择 | 第50页 |
·旅游地区位选择 | 第50-51页 |
·旅游消费总额与消费最贵项目 | 第51-52页 |
·旅游满意度分析 | 第52-55页 |
5 经济收入与农民旅游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重庆农民经济收入的三大直接要素相关分析 | 第55页 |
·重庆农民经济收入与旅游信息渠道的相关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重庆农民经济收入与旅游动机的相关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重庆农民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分析 | 第57页 |
·重庆农民经济收入与旅游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| 第57-59页 |
6 对重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相关建议 | 第59-62页 |
·在镇乡级等基层提供好农民旅游咨询服务 | 第59页 |
·切实地维护好广大农民旅游者的消费权益 | 第59-60页 |
·积极地引导好农民的旅游消费观念 | 第60页 |
·进一步改善旅游交通服务,提高农民旅游满意度 | 第60页 |
·努力地实现好农民的增收愿望 | 第60-62页 |
7 结论与不足 | 第62-64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2-63页 |
·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附录 A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71-72页 |
附录 B:重庆农民旅游行为调查问卷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