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过程视域下微博传播伦理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·伦理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西方关于伦理研究的几大思想来源 | 第13-14页 |
·波特图式伦理分析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网络传播伦理的研究脉络 | 第15-18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微博传播伦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| 第20-30页 |
·微博传播的特点 | 第20-22页 |
·交互性 | 第20-21页 |
·非筛选的碎片化 | 第21页 |
·移动性 | 第21-22页 |
·微博传播的功能 | 第22-24页 |
·社会交往功能 | 第22-23页 |
·信息传播功能 | 第23页 |
·网络营销功能 | 第23-24页 |
·微博传播伦理问题的表现 | 第24-28页 |
·微博舆论暴力 | 第24-25页 |
·微博虚假信息 | 第25-26页 |
·微博谣言 | 第26-27页 |
·微博炒作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从微博的传播过程看微博伦理冲突 | 第30-49页 |
·信源视域下看微博伦理冲突 | 第30-35页 |
·微博信源的主体构成多元 | 第30-32页 |
·微博信息来源渠道复杂 | 第32-33页 |
·微博信度差异巨大 | 第33-35页 |
·信道视域下看微博传播伦理冲突 | 第35-43页 |
·微博传播的语言编码冲突 | 第35-37页 |
·微博传播的信道环境冲突 | 第37-41页 |
·微博传播的信息呈现冲突 | 第41-43页 |
·信宿视域下看微博传播伦理冲突 | 第43-47页 |
·微博受众的信息辨别能力差异巨大 | 第43-44页 |
·微博受众的反馈 | 第44-46页 |
·微博受众的偏向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影响微博传播伦理冲突的因素 | 第49-59页 |
·影响微博传播伦理冲突的社会因素 | 第49-52页 |
·言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冲突 | 第49-50页 |
·个人权利义务与传受角色的冲突 | 第50页 |
·平衡信息源与信度的冲突 | 第50-52页 |
·影响微博传播伦理冲突的技术因素 | 第52-56页 |
·微博特性与信息异化的冲突 | 第52-53页 |
·自由传播与加强把关的冲突 | 第53-55页 |
·多元意见与群体极化的冲突 | 第55-56页 |
·影响微博传播伦理冲突的法制因素 | 第56-57页 |
·伦理规范与网络立法的冲突 | 第56-57页 |
·自律与他律的冲突 | 第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化解微博传播伦理冲突的方略 | 第59-64页 |
·保持微博的开放性,营造自由包容的传播环境 | 第59-60页 |
·消解舆论场对立,重构社会信任 | 第60-62页 |
·优化微博传播路径,加强自律与他律的均衡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件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