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9页 |
·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研究综述 | 第9-15页 |
·地方政府合作理论概述 | 第9-11页 |
·地方政府合作的形式和内容 | 第11页 |
·国外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有关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选题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本文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城市圈战略中的的地方政府合作理论研究 | 第16-22页 |
·城市圈的基本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国外城市圈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合作——以美国为例 | 第17-19页 |
·建立专门的组织来开展政府协调 | 第18页 |
·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政府协调 | 第18-19页 |
·提高政府协调的法制化程度 | 第19页 |
·国内城市圈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合作—以长三角为例 | 第19-21页 |
·建立了多层次的政府协调组织 | 第20页 |
·初步形成了政府协调机制 | 第20页 |
·签订了多层次的政府合作协定 | 第20页 |
·发挥区域规划在政府协调中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国内外城市圈建设中政府合作对武汉城市圈的借鉴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| 第22-35页 |
·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的现状 | 第22-28页 |
·武汉城市圈各政府间均成立了领导机构且互访联动不断加强 | 第22-24页 |
·初步形成了区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格局 | 第24-25页 |
·合作的总体规划已经初步确立 | 第25-26页 |
·充分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| 第26-27页 |
·集聚产业群,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 | 第27页 |
·圈内财税收入逐步提高 | 第27-28页 |
·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| 第28-31页 |
·圈内各政府间合作意识欠缺 | 第28-29页 |
·政府间合作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 | 第29页 |
·缺乏合作的利益共享制度 | 第29-30页 |
·市场统一程度较低,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| 第30-31页 |
·武汉市场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尚未真正形成 | 第31页 |
·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中产生困难的原因 | 第31-34页 |
·思想观念的落后阻碍了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的合作 | 第31-32页 |
·武汉城市圈内政府缺乏相应的合作机制 | 第32页 |
·各地方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给政府合作带来了困难 | 第32-33页 |
·合作协调机制不完善使政府合作困难重重 | 第33-34页 |
·传统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严重阻碍了圈内政府间的合作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推动武汉城市圈地方政府合作的主要对策研究 | 第35-40页 |
·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及合作管理一体化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加强体制创新,提高政府间合作的法制化程度 | 第36-37页 |
·积极推进体制创新,初步形成政府协调机制 | 第36页 |
·提高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法制化程度 | 第36-37页 |
·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,与政府合作协调发展 | 第37页 |
·创新税收分享机制,促进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 | 第37-38页 |
·优化财政资源配置,解决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| 第37-38页 |
·认真落实税费政策,发挥税收的杠杠作用 | 第38页 |
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摊机制,促进圈内政府合作 | 第38-39页 |
·变革传统的地方政府业绩考核制度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