猕猴慢性注射苯环利定引起运动发起障碍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精神分裂症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与发病机制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方面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8页 |
·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猕猴慢性 PCP 模型的建立 | 第19-32页 |
·材料 | 第19-20页 |
·动物 | 第19页 |
·试剂 | 第19-20页 |
·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猕猴模型认知与运动能力评估 | 第20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20页 |
·动物行为记录 | 第20-21页 |
·猕猴迂回取物实验 | 第21-31页 |
·猕猴迂回取物实验说明 | 第21-22页 |
·造模前后猕猴迂回取物实验数据分析与统计 | 第22-23页 |
·造模前后猕猴迂回取物实验结果 | 第23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猕猴慢性 PCP 模型的评估 | 第32-43页 |
·猕猴慢性 PCP 模型的行为学评估 | 第32-37页 |
·模型行为学评估方法 | 第32页 |
·氯氮平治疗前后猕猴迂回取物实验数据分析与统计 | 第32页 |
·氯氮平治疗前后猕猴迂回取物实验结果 | 第32-36页 |
·模型行为学评估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猕猴慢性 PCP 模型的脑电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无创性猴用多导脑电长时记录与处理技术 | 第38-41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总结 | 第43-47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43页 |
·讨论与展望 | 第43-47页 |
·关于猕猴 PCP 模型的建立 | 第43-44页 |
·关于猕猴 PCP 模型的评估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3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