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3页 |
导论 | 第13-24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3-15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(一)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6-19页 |
(二)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9-21页 |
四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(一)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五、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24-30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4-25页 |
·合作 | 第24页 |
·合作社 | 第24页 |
·合作经济组织和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| 第24-25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| 第25-30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制度变迁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博弈论理论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内蒙古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分析 | 第30-53页 |
·内蒙古牧区合作化经济发展的过程 | 第30-33页 |
·合作化与集体化 | 第30-31页 |
·草场承包 | 第31-33页 |
·草场承包的内在矛盾与前途 | 第33页 |
·从草场承包到草场整合 | 第33-39页 |
·草场承包的困境 | 第33-34页 |
·草场整合的基本内容 | 第34-36页 |
·草场整合中家庭牧场的发展前景 | 第36-37页 |
·草场整合后牧民的权利保障 | 第37-39页 |
·从草场租赁制整合到草场联营制整合 | 第39-47页 |
·草场整合的两种形式:租赁制和联营制 | 第39-40页 |
·草场租赁整合的特点与问题 | 第40-41页 |
·联营制整合草场 | 第41-44页 |
·从资本联营到劳动联合 | 第44-45页 |
·合作牧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牧区经济 | 第45-47页 |
·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| 第47-51页 |
·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有利政策 | 第51-53页 |
·自治区政府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 | 第51-52页 |
·农牧民合作社享有的优惠政策 | 第52页 |
·鼓励合作社申报项目及引进人才 | 第52-53页 |
第三章 牧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方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53-59页 |
·牧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方式 | 第53-55页 |
·主要创建方式 | 第53-54页 |
·登记形式及时间 | 第54页 |
·经营模式 | 第54页 |
·主要特点 | 第54-55页 |
·取得的成效 | 第55页 |
·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5-57页 |
·合作社的内部管理问题 | 第55-56页 |
·资金问题 | 第56页 |
·民主管理机制难以得到贯彻 | 第56页 |
·草场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| 第56页 |
·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 | 第56-57页 |
·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思想认识不足,缺乏必要的合作理念 | 第57页 |
·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,带动能力弱 | 第57-58页 |
·融投资渠道不畅,发展资金不足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案例分析 | 第59-68页 |
·新巴尔虎右旗呼伦诺尔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| 第59-63页 |
·基本情况 | 第59-60页 |
·主要做法 | 第60-61页 |
·成效 | 第61-63页 |
·东乌珠穆沁旗哈日高毕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| 第63-66页 |
·基本概况 | 第63-64页 |
·主要做法 | 第64页 |
·成效 | 第64-66页 |
·结论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与对策建议 | 第68-74页 |
·发展前景 | 第68-70页 |
·大力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是牧区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 | 第68-69页 |
·大力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亟待解决的问题 | 第69页 |
·全面贯彻实施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》,依法推进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| 第69-70页 |
·对策建议 | 第70-74页 |
·重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| 第70-71页 |
·坚持“三民”原则,因地制宜的选择合作方向 | 第71页 |
·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,鼓励草地规模化经营 | 第71页 |
·积极开展教育培训,提高牧民素质 | 第71-72页 |
·积极争取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支持 | 第72页 |
·改革创新应当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