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纳米科学与技术 | 第10页 |
·金属纳米材料 | 第10-12页 |
·银金属纳米材料 | 第12-15页 |
·独特的银纳米材料 | 第12页 |
·不同形貌的银纳米材料 | 第12-15页 |
·银与其他介质的复合材料 | 第15-18页 |
·贵金属银及其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银与介质的复合纳米材料 | 第16-18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与表征技术 | 第19-28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19页 |
·纳米结构的制备装置 | 第19-21页 |
·样品的形貌结构表征设备 | 第21-23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21-22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22-23页 |
·样品的光学性质表征技术及设备 | 第23-27页 |
·线性光学性质—紫外-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| 第23页 |
·非线性光学性质—Z-scan技术 | 第23-26页 |
·Z扫描系统的搭建与校准 | 第26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Ag@SiO_2同轴纳米线及其导光特性研究 | 第28-38页 |
·引言 | 第2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8-30页 |
·Ag纳米线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·Ag@SiO_2同轴纳米线缆的合成 | 第29页 |
·利用微加工技术在Ag@SiO_2同轴纳米线上加工Ag膜 | 第29-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7页 |
·Ag纳米线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·Ag@Si_2同轴纳米线的合成 | 第31页 |
·TEOS浓度和水解时间对Si02层厚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同轴纳米结构的光波导特性 | 第32-34页 |
·Ag@SiO_2同轴纳米线光波导的仿真结果 | 第34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利用反微乳液法合成Ag@CdS核壳结构及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| 第38-50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40页 |
·Ag纳米立方的典型合成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Ag@Cd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典型合成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Ag@CdS核壳纳米颗粒的表征及非线性光学特性的测量 | 第40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9页 |
·反应物浓度,温度,银源对银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·Ag@Cd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 | 第43-44页 |
·Ag@Cd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紫外-可见吸收谱 | 第44-45页 |
·利用Z扫描技术测量Ag@Cd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| 第45-47页 |
·不同浓度的纯CdS纳米颗粒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| 第47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Ag@Ag_2Se复合纳米线的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研究 | 第50-59页 |
·引言 | 第5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0-52页 |
·Ag纳米线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·Ag@Ag_2Se复合纳米线的合成 | 第51-52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8页 |
·Ag@Ag_2Se复合纳米线的表征 | 第52-53页 |
·Ag@Ag_2Se复合纳米线的紫外-可见吸收谱 | 第53-54页 |
·利用Z扫描技术测量Ag@Ag_2Se复合纳米线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| 第54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