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文献综述 | 第6-9页 |
一、引言 | 第9-11页 |
(一)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的路线和方法 | 第9-11页 |
二、汉娜·阿伦特人权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| 第11-17页 |
(一) 汉娜·阿伦特人权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 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 | 第11-12页 |
2. 纳粹民族主义背景 | 第12-13页 |
(二) 汉娜·阿伦特人权观的理论渊源 | 第13-17页 |
1. 康德的政治哲学观 | 第13-14页 |
2.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| 第14页 |
3. 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哲学理念 | 第14-17页 |
三、汉娜·阿伦特人权观的基本内容 | 第17-23页 |
(一) 拥有权利的权利 | 第17-18页 |
(二) 人权的终结 | 第18-20页 |
(三) 人权理论的另一面 | 第20-21页 |
(四) 共和思想对抗极权 | 第21-23页 |
四、汉娜·阿伦特人权观的理论评价以及对中国人权观的启迪 | 第23-32页 |
(一) 汉娜·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思想和人权观念 | 第23-25页 |
(二) 汉娜·阿伦特人权观与极权主义 | 第25-27页 |
(三) 汉娜·阿伦特哲学之思 | 第27-32页 |
1. 汉娜·阿伦特人权观对中国人权观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2. 汉娜·阿伦特人权思想对当下中国的启示 | 第29-32页 |
五、结语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致谢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