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--企业法、公司法论文

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与风险控制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1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·实际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·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0-11页
第2章 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及形态第11-17页
   ·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概念第11-13页
     ·金融集团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金融控股公司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·少数西方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过程和立法起因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第13页
     ·德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英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第14页
   ·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中国金融控公司的发展初因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类型第15-17页
第3章 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关系第17-22页
   ·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现状第17页
   ·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存在的关系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广义、狭义公司治理对于风险控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对于风险控制关系第18-19页
   ·内部运行机制对风险控制的关系第19-22页
     ·股权结构对于风险控制的关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风险控制中董事会机制的重要性第20-22页
第4章 内部治理对于控制的可能性第22-32页
   ·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来源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国有股持有比例过大很可能导致股东风险加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内部人员控制可能会增加企业““道德风险”第23页
     ·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导致风险增加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金融控股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增加风险性第24页
   ·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引发风险的类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内部关联交易引发风险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内部利益冲突引发风险第25页
     ·垄断引发的风险第25页
   ·导致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引发的重要因素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关联交易触发风险的可能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复杂的内部管理运营机制引发风险的可能性第27页
   ·怎样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防范风险第27-32页
     ·建立多元股权结构制度第28页
     ·保证有效独立的董事会第28-30页
     ·从立法角度强化监事会职能,,实施有效监督第30-32页
第5章 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治理与法律规制第32-38页
   ·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外部治理现状及风险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分业监管体制带来的风险漏洞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各行业间相互投资法律规制的缺乏第33页
   ·国际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模式探讨第33-35页
     ·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外部监管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我国现有的外部风险监管模式第34-35页
   ·我国混业监管对于法人治理的可行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关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探讨第36-38页
第6章 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下治理模式构想第38-42页
   ·风险控制中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法人理结构法律制度优化第38-41页
     ·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五类内部控制缺陷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防火墙对于风险控制的作用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我国在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中设立“防火墙”制度的建议第40-41页
   ·风险控制中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法律机制优化第41-42页
结论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旅游线路设计成果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
下一篇:网络银行业务法律监管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