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一、唐代军事专著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二、唐代军事法律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三、唐代军队纪律相关问题研究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案 | 第13-15页 |
一、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3-14页 |
三、拟采取的研究方法(或技术路线、实验方案)及可行性分析 | 第14页 |
四、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唐代前期的军纪及其相关内容 | 第15-27页 |
第一节 统一前的军纪情况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唐代前期军纪的内容(以律令为主) | 第16-25页 |
一、《唐律疏议》中有关军律的内容 | 第16-22页 |
二、《通典》与《太白阴经》中军令的内容 | 第22-25页 |
第三节 唐代前期军纪的执行情况 | 第25-27页 |
一、唐代前期军纪的审判机构 | 第25-26页 |
二、军纪执行中对将领阶层的维护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安史之乱后唐代军纪的走向及其职效 | 第27-45页 |
第一节 军事环境的转变对军纪的影响 | 第27-30页 |
一、国家整体由盛转衰导致的守内虚外政策 | 第27-28页 |
二、兵制改革产生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唐代后期军纪的新特征 | 第30-38页 |
一、成文法系的军律趋于废除,惯例法系的军令成为唯一的标准 | 第30-32页 |
二、违犯军纪的惩处更加严厉 | 第32-36页 |
三、军纪取代民事法律成为法律依据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唐代后期军纪的执行情况 | 第38-45页 |
一、军纪执行的反复、随意性以及对官僚阶层的维护 | 第38-40页 |
二、唐代后期军纪执行死刑的场所 | 第40-45页 |
第三章 唐代军纪相关问题个案考察 | 第45-77页 |
第一节 新兴军官阶层的崛起对唐代军纪的影响—以都虞候为中心 | 第45-53页 |
一、都虞候沿革及其在唐初的地位作用 | 第45-47页 |
二、唐代后期都虞候地位的变化 | 第47-50页 |
三、都虞候职能的变化 | 第50-51页 |
四、都虞候与军乱的关系 | 第51-53页 |
第二节 军纪与军赏、军费关系及其影响 | 第53-61页 |
一、军纪与军赏、军费关系的渊源 | 第53-54页 |
二、唐初军赏、军费对军纪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三、安史乱后军赏、军费与军纪关系的变化 | 第57-61页 |
第三节 宦官监军、典军与唐代军纪的关系 | 第61-66页 |
一、宦官成为唐代中央在藩镇军队中军纪的执行者 | 第61-63页 |
二、宦官监军对军纪的破坏 | 第63-64页 |
三、宦官典军与军纪的关系 | 第64-66页 |
第四节 唐代武将职业素养与军纪的养成 | 第66-77页 |
一、唐代汉族将领与军纪的关系 | 第67-70页 |
二、唐代蕃将与军纪的关系 | 第70-74页 |
三、农民起义军将领与军纪的关系 | 第74-77页 |
结语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