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符号表征和实践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4页 |
| 绪论 | 第14-30页 |
| 一、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8页 |
| (一) 研究缘起 | 第14-16页 |
| (二) 宗教空间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二、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8-26页 |
| (一) 空间观与空间文化研究 | 第18-21页 |
| (二) 符号、象征和意义 | 第21-24页 |
| (三) 宗教学对空间文化的研究 | 第24-26页 |
| 三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 | 第26-30页 |
| (一) 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(二) 本文研究的逻辑 | 第27-30页 |
| 第1章 宗教文化通过空间符号表征意义 | 第30-53页 |
| ·空间概述 | 第30-40页 |
| ·空间的概念 | 第30-32页 |
| ·空间认识的传统和类型 | 第32-36页 |
| ·空间的符号化和象征化 | 第36-40页 |
| ·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符号象征 | 第40-46页 |
| ·宗教文化及空间类型 | 第40-43页 |
| ·符号象征和意义 | 第43-45页 |
| ·象征的逻辑结构 | 第45-46页 |
| ·空间表征与宗教文化意义 | 第46-53页 |
| ·表征 | 第46-49页 |
| ·表征与文化的意义生成 | 第49-53页 |
| 第2章 身体图式彰显人的生存体验 | 第53-69页 |
| ·空间与身体图式 | 第54-58页 |
| ·身体是空间建构的基础 | 第54-56页 |
| ·身体图式 | 第56-58页 |
| ·宗教文化与身体图式 | 第58-63页 |
| ·身体图式与精神的同一性 | 第58-60页 |
| ·宗教文化中身体图式的表现 | 第60-63页 |
| ·宗教文化空间的体验 | 第63-69页 |
| ·宗教文化中的时空 | 第63-66页 |
| ·时间之流的中断与超越 | 第66-67页 |
| ·对永恒的追求 | 第67-69页 |
| 第3章 物质空间形态与宗教精神气质 | 第69-94页 |
| ·宗教文化的物质空间展现 | 第69-85页 |
| ·宗教建筑的空间形态 | 第69-76页 |
| ·宗教雕塑的空间形态 | 第76-85页 |
| ·宗教文化中的差异性空间及原型 | 第85-94页 |
| ·表征实践与差异性空间 | 第85-88页 |
| ·宗教地理空间景观 | 第88-91页 |
| ·表征的自然显现与原型 | 第91-94页 |
| 第4章 宗教文化所建构空间的特性和功能 | 第94-118页 |
| ·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特性 | 第94-103页 |
| ·一般特性 | 第95-100页 |
| ·非接触特性 | 第100-103页 |
| ·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结构和秩序 | 第103-110页 |
| ·社会空间结构 | 第103-105页 |
| ·宗教空间结构的形态 | 第105-109页 |
| ·结构控制与秩序 | 第109-110页 |
| ·宗教空间分隔一连接结构与功能 | 第110-118页 |
| ·界限与分隔 | 第110-114页 |
| ·连通性的模式 | 第114-118页 |
| 第5章 宗教文化空间建构的实践性特征 | 第118-133页 |
| ·空间是一种建构性的社会存在 | 第118-124页 |
| ·社会生活在空间中的再生产 | 第118-120页 |
| ·社会关系是空间建构的蓝本 | 第120-122页 |
| ·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空间一元论 | 第122-124页 |
| ·生产实践建构了宗教文化空间 | 第124-133页 |
| ·空间生产的实践场域 | 第124-127页 |
| ·空间生产的现实语境 | 第127-129页 |
| ·空间生产的层次性(或分层) | 第129-133页 |
| 结语——作为一种指引的空间 | 第133-1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6-140页 |
| 后记 | 第140-14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