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--环境保护法论文

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与治理中的应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10页
一、环境犯罪中恢复性司法应用合理性、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10-22页
 (一)恢复性司法理论简介第10-15页
  1、恢复性司法的理念简介第10-11页
  2、恢复性司法与报复性司法的对比选择第11-13页
  3、恢复性司法与其他类似制度的对比第13-15页
 (二)环境犯罪中恢复性司法应用的合理性分析第15-17页
  1、恢复性司法符合环境保护的目的第15-16页
  2、恢复性司法符合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第16-17页
  3、恢复性司法符合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第17页
 (三)环境犯罪中恢复性司法应用的必要性分析第17-19页
  1、环境犯罪的较强隐蔽性使其需要及时恢复第17-18页
  2、环境犯罪的附属性使其需要及时修复第18页
  3、环境犯罪的双重属性使其需要及时修复第18-19页
 (四)环境犯罪中恢复性司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第19-22页
  1、恢复性司法在中国——刑事和解程序第19-20页
  2、环境犯罪概述及恢复性司法适用可行性第20-22页
二、环境犯罪中恢复性司法的应用及障碍破除第22-33页
 (一)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案件中的应用现状及其障碍第22-30页
  1、恢复性司法的应用情况及评价第22-26页
  2、外国环境犯罪案件中恢复性司法的应用现状第26-27页
  3、我国环境犯罪案件中恢复性司法的应用现状第27-28页
  4、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环境犯罪案件中的应用障碍第28-30页
 (二)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案件中的应用障碍破除第30-33页
  1、文化方面第30页
  2、行政方面第30-31页
  3、法律方面第31-33页
三、环境犯罪治理中恢复性司法应用的具体制度构建第33-40页
 (一)应用环境刑罚辅助措施并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第33-35页
  1、教育性辅助措施第34页
  2、民事性辅助措施第34页
  3、行政性辅助措施第34-35页
  4、没收性辅助措施第35页
 (二)通过社区矫正制度加强对环境犯罪者的管理第35-38页
  1、社区矫正应用于环境犯罪的方式第36-37页
  2、社区矫正应用于环境犯罪的评价体系第37-38页
 (三)将公众参与制度配套纳入环境犯罪的治理过程第38-40页
  1、明确参与主体第39页
  2、明确参与范围第39页
  3、明确参与方式第39-40页
结论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丙纶无纺布/无机材料粘接用水乳型胶粘剂的研制
下一篇:双目系统摄像机自标定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