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4页 |
·概述 | 第9-12页 |
·人机界面学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人机界面设计及交互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·人机界面领域的相关理论 | 第14-21页 |
·人机界面设计的三个阶段框架 | 第14-15页 |
·EID概念设计方法论 | 第15-16页 |
·FBS概念设计方法论 | 第16-19页 |
·认知布局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PCP布局设计方法论 | 第20页 |
·用于详细设计的直接控制方法论 | 第20-21页 |
·其它人机界面的有关术语 | 第21页 |
·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文章组织结构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背景及相关理论解释 | 第24-30页 |
·概述 | 第24页 |
·动力机械系统实验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系统的动态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FBS界面设计理论在概念设计阶段的具体实现 | 第26-28页 |
·PCP邻近相似原理在实验系统界面布局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| 第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LabVIEW软件系统在本实验的具体应用 | 第30-41页 |
·概述 | 第30页 |
·LabVIEW软件的具体应用 | 第30-40页 |
·使用LabVIEW软件建立系统模型并模拟系统运行状态 | 第30-35页 |
·系统正常状态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系统异常状态的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本实验模型界面设计中的一些人性化设计 | 第38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动力机械系统模型三种不同布局设计的界面 | 第41-45页 |
·概述 | 第41页 |
·基于FBS和PCP理论的界面布局设计 | 第41页 |
·Sophisticated类型的界面 | 第41-42页 |
·Semi-sophisticated类型的界面 | 第42-43页 |
·Non-sophisticated类型的界面 | 第43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实验设计 | 第45-52页 |
·概述 | 第45页 |
·析因实验设计 | 第45页 |
·实验参与者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任务以及实验步骤 | 第46页 |
·测试指标 | 第46-48页 |
·功能测试指标 | 第46-47页 |
·主观评价指标 | 第47-48页 |
·数据分析和处理 | 第48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6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2-56页 |
·概述 | 第52页 |
·三类布局不同的界面得出的实验结果 | 第52-54页 |
·功能测试指标 | 第52-53页 |
·主观评价指标 | 第53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7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6页 |
·本结论的重要性 | 第56-57页 |
·建议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