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前言 | 第11-17页 |
| ·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| 第11-12页 |
| ·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| 第12-13页 |
| ·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| 第13-17页 |
|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7-28页 |
| ·大地构造背景 | 第17-18页 |
| ·太古宙基底构成 | 第18-19页 |
| ·太古宙绿岩地层构成及层序 | 第19-21页 |
| ·太古宙地质演化 | 第21-22页 |
| ·区域侵入岩 | 第22-24页 |
| ·区域构造 | 第24-25页 |
| ·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·区域矿产 | 第26-28页 |
|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| 第28-43页 |
| ·矿区地层 | 第28-30页 |
| ·矿区侵入岩 | 第30-32页 |
| ·矿区构造 | 第32-36页 |
| ·南口前岩体地球化学特征、锆石 U-Pb 定年 | 第36-38页 |
| ·安山玢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| 第38-43页 |
|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43-56页 |
| ·矿脉地质特征 | 第43-46页 |
| ·矿体特征 | 第46-48页 |
| ·矿石特征 | 第48-52页 |
| ·围岩蚀变 | 第52-54页 |
| ·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 | 第54-56页 |
| 第4章 矿床成因探讨 | 第56-78页 |
| ·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| 第57-68页 |
| ·成矿物质来源 | 第68-70页 |
| ·成矿流体来源 | 第70-71页 |
| ·成矿流体演化 | 第71页 |
| ·“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”与“造山型金矿床”的研究进展 | 第71-72页 |
| ·下大堡金矿矿床成因探讨 | 第72-75页 |
| ·下大堡金矿床成矿模式 | 第75-78页 |
| 结论 | 第78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| 图版 | 第84-91页 |
|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1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