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大庆葡萄花油田扶余油层储层特征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前言第11-18页
   ·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位置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储层沉积相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地震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4页
     ·技术关键第14-15页
   ·完成工作量第15页
   ·取得成果第15-18页
第2章 区域地质概况第18-24页
   ·区域构造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·区域沉积特征第19-22页
   ·石油地质条件概况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23-24页
第3章 储层单元划分第24-34页
   ·基础工作准备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资料选择第24页
     ·岩石类型与测井曲线关系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基本术语第25-26页
   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第26-28页
   ·研究区扶余油层储层单元划分第28-32页
     ·基准面旋回的确定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划分结果第31-32页
   ·小结第32-34页
第4章 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第34-54页
   ·沉积微相类型第34-42页
     ·相识别标志第34-40页
     ·沉积微相类型第40-42页
   ·沉积环境特征第42-43页
   ·沉积相分布特征第43-53页
     ·单井相特征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连井相特征第45页
     ·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第45-53页
   ·小结第53-54页
第5章 储层预测第54-72页
   ·预测方法第54-57页
   ·速度-岩性关系的建立第57-59页
     ·速度-岩性解释原理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速度-岩性转换第58-59页
   ·砂岩分布预测第59-63页
     ·砂体纵向分布特征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砂岩平面分布特征第60-63页
   ·储层物性预测第63-71页
     ·孔隙度预测第63-67页
     ·渗透率预测第67-71页
   ·小结第71-72页
第6章 储层综合评价第72-78页
   ·灰色系统理论第72-75页
     ·权重系数第73-74页
     ·评价参数值第74-75页
   ·综合评价结果第75-77页
     ·分类方案第75页
     ·小层砂体综合评价结果第75-77页
   ·小结第77-78页
结论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3页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83-84页
致谢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(铜)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
下一篇:辽宁省清原县下大堡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