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部分:痰饮比较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思考 | 第13-22页 |
1 古代"痰"、"饮"比较研究溯源 | 第13-18页 |
·先秦——痰饮学说的萌芽 | 第13-14页 |
·东汉——饮病学说确立,并涉及部分痰病证治 | 第14-15页 |
·隋唐—一饮病学说得以发展,痰病学说受到重视,"痰"、"饮"分立 | 第15-16页 |
·宋金元、明清——饮病学说发展缓慢,痰病学说日趋丰富,"痰"、"饮"分化深入 | 第16-18页 |
2 现代"痰"、"饮"比较研究概况 | 第18-19页 |
·"痰"、"饮"文献理论比较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"痰"、"饮"临床报道比较研究 | 第19页 |
3 "痰"、"饮"比较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·"痰"、"饮"研究的不均衡 | 第19页 |
·"痰"、"饮"概念的模糊和泛化 | 第19-20页 |
·"痰"、"饮"比较研究方法的单一 | 第20页 |
4 寻找"痰"、"饮"比较研究的突破——传承是基础,创新靠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回归典籍,重新认识 | 第20-21页 |
·挖掘现有资源,期望发现新知 | 第21-22页 |
第二部分: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| 第22-33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22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22-33页 |
·方法学依据 | 第22-23页 |
·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| 第22-23页 |
·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运用的评价 | 第23页 |
·数据准备与处理 | 第23-33页 |
·选取研究对象 | 第23-24页 |
·资料来源 | 第23-24页 |
·资料纳入标准 | 第24页 |
·资料排除标准 | 第24页 |
·搜集资料 | 第24页 |
·录入数据 | 第24-25页 |
·预处理数据 | 第25-30页 |
·数据纠错与填补 | 第25页 |
·数据规范化 | 第25-30页 |
·预处理后的痰饮数据库示例 | 第30页 |
·建立数据库 | 第30-31页 |
·确定研究路线 | 第31-33页 |
·确定数据挖掘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确定比较点 | 第32-33页 |
第三部分:数据挖掘结果与讨论 | 第33-108页 |
1 基于频数分析方法的痰饮辨证论治规律比较研究 | 第33-75页 |
·频数分析方法及相关概念简介 | 第33页 |
·痰饮临床报道概况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痰饮四诊信息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4页 |
·痰饮症状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1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34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41页 |
·痰饮舌、脉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4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41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4页 |
·痰饮相关中、西医疾病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4页 |
·痰饮相关中医疾病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7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44-46页 |
·讨论 | 第46-47页 |
·痰饮相关西医疾病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4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47-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4页 |
·痰饮证候要素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4页 |
·痰饮病因病性要素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9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54-55页 |
·讨论 | 第55-59页 |
·痰饮病位要素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4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59-60页 |
·讨论 | 第60-64页 |
·痰饮治疗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64-74页 |
·痰饮常用方剂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8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64-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68页 |
·痰饮常用药物频数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4页 |
·频数分析结果 | 第68-72页 |
·讨论 | 第72-74页 |
·基于频数分析方法的痰饮临床报道比较研究小结 | 第74-75页 |
2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痰饮用药规律比较研究 | 第75-100页 |
·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及相关概念简介 | 第75页 |
·痰饮药物间关联规则的比较研究 | 第75-80页 |
·痰饮药物间关联结果 | 第75-78页 |
·痰饮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讨论 | 第78-80页 |
·痰饮"药-症"关联规则的比较研究 | 第80-83页 |
·痰饮"药-症"关联结果 | 第80-82页 |
·痰饮"药-症"关联规则分析讨论 | 第82-83页 |
·以痰饮病因病性要素为切入点的用药规律关联规则分析 | 第83-99页 |
·"痰瘀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84-85页 |
·"痰夹虚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85页 |
·"痰热(火)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85-86页 |
·"痰湿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86-87页 |
·"风痰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87-88页 |
·"痰气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88-89页 |
·"寒痰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89-90页 |
·"痰毒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0-91页 |
·"燥痰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1-92页 |
·"寒饮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2-93页 |
·"饮夹虚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3-94页 |
·"风饮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4-95页 |
·"狭义痰饮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5页 |
·"悬饮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5-96页 |
·"支饮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6-97页 |
·"水饮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7-98页 |
·"热饮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8页 |
·"饮瘀证"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98-99页 |
·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痰饮用药规律比较研究小结 | 第99-100页 |
3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 | 第100-103页 |
·聚类分析方法及相关概念简介 | 第100页 |
·痰饮四诊信息聚类分析结果 | 第100-101页 |
·痰饮四诊信息聚类分析讨论 | 第101-103页 |
·基于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小结 | 第103页 |
4 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 | 第103-106页 |
·决策树分类方法及相关概念简介 | 第103页 |
·痰饮四诊信息决策树分类结果 | 第103-105页 |
·痰饮四诊信息决策树分类讨论 | 第105页 |
·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5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 | 第106-108页 |
·因子分析结果 | 第106页 |
·因子分析未果的讨论 | 第106-108页 |
结论 | 第108-112页 |
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| 第108-110页 |
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10页 |
3 问题与展望 | 第110-112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110页 |
·本研究的展望 | 第110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6页 |
综述 | 第116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27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研究成果 | 第127-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