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审计论文--审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--中国论文

我国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及缩小对策之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2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第8-9页
 第二节 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第三节 研究框架设计第10-12页
第二章 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12-23页
 第一节 相关理论第12-17页
  一、委托—代理理论第12-13页
  二、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第13-14页
  三、“深口袋”理论第14-16页
  四、认知差异理论第16-17页
 第二节 文献综述第17-23页
  一、国外关于审计期望差距文献综述第17-20页
  二、国内学者有关审计期望差距文献综述第20-23页
第三章 审计期望差距的形成机理第23-28页
 第一节 审计行业因社会公众的查错揭弊期望而产生第23-24页
 第二节 审计职业界回避查错揭弊责任导致审计期望差距扩大第24-25页
 第三节 审计职业界回归对查错揭弊责任的承担第25-27页
 第四节 审计职业界回避查错揭弊职责是期望差距形成的根源第27-28页
第四章 审计期望差距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28-45页
 第一节 审计期望差距的内涵第28-30页
 第二节 准则偏差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第30-38页
  一、审计准则的制定环境对审计期望差距形成的影响第30-33页
  二、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对审计期望差距扩大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三、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存在制度上的不足导致审计期望差距的扩大第35-38页
 第三节 质量偏差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第38-42页
  一、审计师职业道德履行机制不完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二、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第39-42页
 第四节 认知偏差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第42-45页
  一、舆论长期负面报道使公众对审计的认知产生偏差第42-43页
  二、认知模式存在偏颇导致公众对审计的认知产生偏差第43-45页
第五章 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第45-53页
 第一节 缩小审计准则偏差第45-48页
  一、提高审计准则与国家政策相协调性第45-46页
  二、完善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,提高审计准则的公信力第46-47页
  三、建立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第47-48页
 第二节 弥合审计质量偏差第48-51页
  一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,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第48-49页
  二、建立违反审计职业道德的声誉机制第49页
  三、完善违反审计准则行为的法律责任体系第49-51页
 第三节 缩小认知偏差第51-53页
  一、加强审计行业信息的披露,强化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第51页
  二、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,加强审计师与社会公众的沟通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业发展--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八世纪中日间的丝绸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