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研究框架设计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第一节 相关理论 | 第12-17页 |
一、委托—代理理论 | 第12-13页 |
二、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 | 第13-14页 |
三、“深口袋”理论 | 第14-16页 |
四、认知差异理论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7-23页 |
一、国外关于审计期望差距文献综述 | 第17-20页 |
二、国内学者有关审计期望差距文献综述 | 第20-23页 |
第三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形成机理 | 第23-28页 |
第一节 审计行业因社会公众的查错揭弊期望而产生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审计职业界回避查错揭弊责任导致审计期望差距扩大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审计职业界回归对查错揭弊责任的承担 | 第25-27页 |
第四节 审计职业界回避查错揭弊职责是期望差距形成的根源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| 第28-45页 |
第一节 审计期望差距的内涵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准则偏差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 | 第30-38页 |
一、审计准则的制定环境对审计期望差距形成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二、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对审计期望差距扩大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三、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存在制度上的不足导致审计期望差距的扩大 | 第35-38页 |
第三节 质量偏差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 | 第38-42页 |
一、审计师职业道德履行机制不完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二、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第四节 认知偏差所形成的审计期望差距 | 第42-45页 |
一、舆论长期负面报道使公众对审计的认知产生偏差 | 第42-43页 |
二、认知模式存在偏颇导致公众对审计的认知产生偏差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 | 第45-53页 |
第一节 缩小审计准则偏差 | 第45-48页 |
一、提高审计准则与国家政策相协调性 | 第45-46页 |
二、完善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,提高审计准则的公信力 | 第46-47页 |
三、建立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弥合审计质量偏差 | 第48-51页 |
一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,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| 第48-49页 |
二、建立违反审计职业道德的声誉机制 | 第49页 |
三、完善违反审计准则行为的法律责任体系 | 第49-51页 |
第三节 缩小认知偏差 | 第51-53页 |
一、加强审计行业信息的披露,强化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 | 第51页 |
二、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,加强审计师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