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9-21页 |
| 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8页 |
| ·研究概况: | 第10-17页 |
| ·卫星资料观测和分析西南低涡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21-25页 |
| ·数据资料 | 第21-22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22-25页 |
| 第三章 西南低涡的卫星云系特征 | 第25-49页 |
| ·移出型西南低涡的卫星云系特征 | 第25-34页 |
| ·低涡初步形成阶段 | 第25页 |
| ·低涡发展阶段 | 第25-27页 |
| ·低涡减弱阶段 | 第27页 |
| ·冷空气及环境场对移出型低涡的影响 | 第27-34页 |
| ·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的卫星云系特征 | 第34-46页 |
| ·低涡初步形成阶段 | 第34-36页 |
| ·低涡发展至旺盛阶段 | 第36-37页 |
| ·低涡的减弱阶段 | 第37-39页 |
| ·环境场对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的影响 | 第39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9页 |
| 第四章 西南低涡云系的结构特征 | 第49-65页 |
| ·移出型西南低涡 | 第49-57页 |
| ·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| 第57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五章 西南低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活动和降水云系的垂直结构 | 第65-81页 |
| ·对流云团的活动 | 第65-68页 |
| ·移出型西南低涡 | 第65-67页 |
| ·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| 第67-68页 |
| ·多通道亮温的时间演变 | 第68-70页 |
| ·移出型西南低涡 | 第68-69页 |
| ·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| 第69-70页 |
| ·降水云系的垂直结构 | 第70-78页 |
| ·移出型西南低涡 | 第70-74页 |
| ·稳定少动型西南低涡 | 第74-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81页 |
|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81-85页 |
| ·主要工作与结论 | 第81-83页 |
| ·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| 第83页 |
| ·讨论和展望 | 第83-8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