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庄长6油藏裂缝特征及对注水开发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地质概况 | 第9-13页 |
·勘探开发现状 | 第9页 |
·区域地质简况 | 第9-10页 |
·延长组各油层组地层特征 | 第10-11页 |
·沉积相特征及类型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区域宏观裂缝特征 | 第13-21页 |
·延安地区延长组露头裂缝特征 | 第13-17页 |
·延长组露头油苗渗流特征 | 第17-18页 |
·郑庄注水试验区岩心裂缝特征 | 第18-20页 |
·构造裂缝发育时期与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显微镜与扫描电镜下微裂缝特征 | 第21-28页 |
·微裂缝观察的方法和内容 | 第21页 |
·郑庄注水区微裂缝特征 | 第21-26页 |
·裂缝缝隙扫描电镜特征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岩心宏观裂缝古地磁定向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古地磁定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样品备制与测量 | 第29页 |
·典型样品退磁图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宏观天然大裂缝的古地磁定向结果 | 第31-34页 |
第五章 现场人工压裂裂缝监测与注水前缘监测 | 第34-41页 |
·人工压裂裂缝监测 | 第34-35页 |
·注水前缘监测分析 | 第35-41页 |
第六章 压裂破裂方位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岩心应力测量基本参数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室压裂破裂面方位 | 第42-43页 |
·现场破裂压力显示的裂缝方位 | 第43-45页 |
第七章 微观水驱油模拟分析 | 第45-50页 |
·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原理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微观水驱油特征 | 第47-50页 |
第八章 示踪剂监测裂缝分析 | 第50-54页 |
·郑656-8井组示踪剂监测 | 第50页 |
·郑591-6井组示踪剂监测 | 第50-51页 |
·郑637-10井组示踪剂监测 | 第51-52页 |
·郑642-7井组示踪剂监测 | 第52页 |
·郑637-4井组示踪剂监测 | 第52-53页 |
·郑653-2井组示踪剂监测 | 第53-54页 |
第九章 郑庄油区裂缝特征及对压裂、注水开发影响 | 第54-59页 |
·不同手段获得的裂缝参数比较与裂缝总体特征 | 第54-55页 |
·压裂裂缝与天然裂缝关系 | 第55-56页 |
·垂直裂缝与水平裂缝的关系 | 第56-57页 |
·天然裂缝对注水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第十章 结论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4-65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5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