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变化特征 | 第19-29页 |
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态发展趋势 | 第19-22页 |
·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划分 | 第22页 |
·我国不同保护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 | 第22-25页 |
·不同地域不同保护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分布格局 | 第25-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比例特征 | 第29-33页 |
·不同保护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面积比例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面积比例之间的差异 | 第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3页 |
第五章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面积关系特征 | 第33-43页 |
·东北地区保护区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的关系 | 第33-34页 |
·东北地区物种数 | 第33页 |
·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间的关系 | 第33-34页 |
·华北地区保护区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华北地区物种数 | 第34页 |
·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间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华南地区保护区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华南地区物种数 | 第35-36页 |
·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间的关系 | 第36页 |
·华中地区保护区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·华中地区物种数 | 第36-37页 |
·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间的关系 | 第37页 |
·西北地区保护区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的关系 | 第37-39页 |
·西北地区物种数 | 第37-38页 |
·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间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·西南地区保护区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·西南地区物种数 | 第39页 |
·面积与物种数以及各物种数间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·以物种保护为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与物种数关系 | 第40-42页 |
·讨论 | 第42-43页 |
第六章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特征 | 第43-54页 |
·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碎度 | 第43-44页 |
·景观组分面积特征 | 第43页 |
·景观组分斑块数 | 第43-44页 |
·东北地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碎度 | 第44-46页 |
·景观组分面积特征 | 第44-45页 |
·景观组分斑块数 | 第45-46页 |
·华中地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碎度 | 第46-47页 |
·景观组分面积特征 | 第46页 |
·景观组分斑块数 | 第46-47页 |
·西南地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碎度 | 第47-48页 |
·景观组分面积特征 | 第47页 |
·景观组分斑块数 | 第47-48页 |
·华北地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碎度 | 第48-50页 |
·景观组分面积特征 | 第48-49页 |
·景观组分斑块数 | 第49-50页 |
·华南地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碎度 | 第50-51页 |
·景观组分面积特征 | 第50页 |
·景观组分斑块数 | 第50-51页 |
·西北地区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碎度 | 第51-52页 |
·景观组分面积特征 | 第51-52页 |
·景观组分斑块数 | 第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4页 |
小结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 | 第63-70页 |
附录1 | 第63-64页 |
附录2 | 第64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