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致谢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·景区建设概况 | 第13页 |
·旅游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·旅游方式转变 | 第14-15页 |
·结论 | 第15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国外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框架和成果预测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8-19页 |
·成果预测 | 第19页 |
·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传统景区规划思想及发展现状 | 第20-29页 |
·景区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定义 | 第20页 |
·分类 | 第20-21页 |
·传统景区规划思想 | 第21-24页 |
·资源导向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市场导向模式 | 第22-23页 |
·产品导向模式 | 第23-24页 |
·当前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| 第24-27页 |
·景区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发展的积极面 | 第25-26页 |
·发展的消极面 | 第26-27页 |
·矛盾原因分析 | 第27页 |
·发展趋势预测 | 第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体验式旅游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| 第29-39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9-30页 |
·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30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30-32页 |
·旅游 | 第30-31页 |
·体验 | 第31-32页 |
·体验式旅游概念 | 第32-36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32-33页 |
·旅游体验的分类 | 第33-35页 |
·体验式旅游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旅游动机 | 第36-37页 |
·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| 第37页 |
·旅游形式 | 第37页 |
·旅游活动组织 | 第37页 |
·目前国内发展状况 | 第37-38页 |
·发展现状 | 第37-38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景区规划模式构建 | 第39-54页 |
·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思路 | 第39-40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39页 |
·规划思路 | 第39-40页 |
·规划模式的构成框架 | 第40-41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主题性原则 | 第41页 |
·资源市场双向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深度参与性原则 | 第42页 |
·真实性原则 | 第42页 |
·景区资源体验性评价 | 第42-44页 |
·把握旅游资源体验性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结合旅游活动进行体验性评价 | 第43-44页 |
·旅游市场体验需求筛选 | 第44-45页 |
·市场体验需求调查 | 第44页 |
·市场体验需求筛选 | 第44-45页 |
·景区体验性主题的塑造 | 第45-46页 |
·以新颖取胜重视独特性 | 第45页 |
·以地道取胜重视本土性 | 第45页 |
·以配合取胜重视实际性 | 第45-46页 |
·体验项目(活动)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丰富项目类型 | 第47页 |
·增强体验深度 | 第47-48页 |
·景区体验式旅游空间规划设计 | 第48-53页 |
·实体空间要素规划 | 第48-49页 |
·虚体空间要素规划 | 第49-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万罗山景区规划 | 第54-65页 |
·旅游区的基本概况 | 第54页 |
·范围与概况 | 第54页 |
·区位条件 | 第54页 |
·资源条件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旅游资源概况 | 第54-56页 |
·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游资源体验性评价 | 第58页 |
·客源市场筛选 | 第58-60页 |
·周边市场概况 | 第58-59页 |
·客源市场体验需求结构分析 | 第59页 |
·目标客源市场总体定位 | 第59-60页 |
·体验式主题设计 | 第60页 |
·体验式空间规划与项目设计 | 第60-63页 |
·规划理念 | 第60-61页 |
·规划布局与项目设计 | 第61-63页 |
·游线设计 | 第63-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5页 |
·问题 | 第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附录: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