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| 第10页 |
·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2-14页 |
·政策依据 | 第12-13页 |
·学科内涵 | 第13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·国内创业教育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·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、特征和理论依据 | 第21-28页 |
·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内涵 | 第21-24页 |
·创业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创业教育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依据 | 第25-28页 |
·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25页 |
·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素质教育理论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| 第28-38页 |
·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----以重庆高校为例 | 第28-34页 |
·调查的基本情况 | 第28页 |
·调查现状与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·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落后认识上存在偏差 | 第34页 |
·高校创业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 | 第34-35页 |
·高校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匮乏 | 第35页 |
·高校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保障力度和氛围营造不够 | 第35页 |
·大学生创业实际与创业教育宗旨存在一定偏差 | 第35-36页 |
·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学生自身层面 | 第36页 |
·高校层面 | 第36-37页 |
·政府层面 | 第37页 |
·社会层面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| 第38-56页 |
·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 | 第38-41页 |
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| 第38-39页 |
·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| 第39-40页 |
·健全大学生的创业品质和人格 | 第40-41页 |
·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| 第41页 |
·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| 第41-47页 |
·创业教育学科课程 | 第42-45页 |
·创业教育实践课程 | 第45页 |
·创业教育环境课程 | 第45-46页 |
·创业教育活动课程 | 第46-47页 |
·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| 第47-49页 |
·建立高校精干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| 第47-48页 |
·采取多种措施对创业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| 第48-49页 |
·加强创业教育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| 第49页 |
·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| 第49-53页 |
·营造浓郁的创业教育环境和氛围 | 第49-50页 |
·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| 第50-51页 |
·加大创业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创业基金 | 第51-52页 |
·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保障 | 第52-53页 |
·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| 第53-56页 |
·通过网络实施创业教育 | 第53页 |
·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实施创业教育 | 第53-54页 |
·通过社会实践实施创业教育 | 第54-55页 |
·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创业教育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件 | 第60-63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3页 |